[发明专利]一种300mm断面轧制170mm规格保探伤钢板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4641.7 | 申请日: | 201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8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朱书成;许少普;赵迪;崔冠军;康文举;乔华伟;刘丹;王新;张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6 | 分类号: | B22D11/16;B22D11/18;B22D11/2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庄振乾 |
地址: | 4745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00 mm 断面 轧制 170 规格 探伤 钢板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板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薄断面连铸坯代替模铸锭生产特厚保探伤钢板的生产,具体涉及一种300mm断面轧制170mm规格保探伤钢板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生产规格在120mm以上特厚保探伤钢板时普遍采取模铸锭,利用模铸锭大厚度、大压缩比来生产特厚保探伤钢板。但采取模铸锭生产,炼钢、轧钢生产周期长、工艺复杂、过程能耗高、轧后钢板成材率很低,吨钢生产成本较高,在目前钢铁微利润的情况下不利于市场竞争。近年来,针对市场需求及连铸工艺的发展,国内特厚板坯工艺得以迅速发展,国内钢厂陆续上马了特厚板坯连铸机,利用特厚板坯连铸机先进的工艺装备逐步开始生产150mm以下保探伤钢板,以此替代模铸锭生产工艺,实现了降本。但在轧制150mm以上规格钢板时,国内具有特厚板坯连铸机的厂家仍依靠模铸锭进行生产,市场竞争激烈,成本较高,效益较低。
发明内容
本着缩短生产工艺周期、提高成材率、降低吨钢生产成本的目的,申请人着手大力研究采取特厚板坯连铸机替代模铸锭生产170mm规格保探伤钢板,并对生产工艺进行持续跟踪,形成了一套完整的300mm断面连铸坯生产170mm规格保探伤钢板的生产工艺。该工艺能够解决以往生产170mm特厚保探伤钢板采取模铸锭生产时的弊端,具有低成本、短流程、高效率、低能耗的特点,配合合理的工艺路线、合理的轻压下参数及拉速、合理的铸坯加热时间及轧制压下量、合理的铸坯堆冷和钢板堆冷时间,使其采取300mm断面生产的170mm规格保探伤钢板达到国标¢5探伤一级的标准,实现降本目的,提高市场竞争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300mm断面轧制170mm规格保探伤钢板生产工艺为铁水脱硫→转炉→氩站→LF精炼→连铸→堆冷→铸坯清理→铸坯加热→轧制→堆冷→拆垛精整→探伤→入库控制;铁水脱硫后依次经转炉、LF精炼进行冶炼,提高钢水纯净度,然后把钢水吊运至连铸进行浇注;在连铸浇注中严控中包钢水过热度控制在10~25℃、连铸拉速按照0.8m/min控制、二冷采取0.61L/Kg的强冷水表、连铸采取凝固末端大压下、铸坯堆冷>24h、铸坯加热时间>5h、铸坯单道次轧制压下量>30mm、钢板堆冷>24h。
本发明轧制特厚170mm规格保探伤钢板所用的连铸坯断面为300mm(厚);所指的钢种为目前国内及国外生产的低合金系列钢,成分按照国标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取300mm断面连铸坯替代模铸锭生产170mm规格保探伤钢板,成材率提高21%以上、吨钢成本降低1000元左右,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取连铸坯生产特厚170mm规格保探伤钢板,所述的铸坯厚度为300mm,生产钢种成分按照国标成分控制,其生产工艺为铁水脱硫→转炉→氩站→LF精炼→连铸→堆冷→铸坯清理→铸坯加热→轧制→堆冷→拆垛精整→探伤→入库控制;铁水脱硫后依次经转炉、LF精炼进行冶炼,提高钢水纯净度,然后把钢水吊运至连铸进行浇注;在连铸浇注中严控中包钢水过热度控制在10~25℃、连铸拉速按照0.8m/min控制、二冷采取0.61L/Kg的强冷水表、连铸采取凝固末端大压下、铸坯堆冷>24h、铸坯加热时间>5h、铸坯单道次轧制压下量>30mm、钢板堆冷>24h。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总流程为:铁水脱硫→转炉→氩站→LF精炼→连铸→铸坯石棉包裹堆冷→铸坯清理→铸坯加热→轧制→堆冷→拆垛精整→探伤→入库控制。
铁水脱硫工艺:到站铁水在入转炉前必须扒前渣和后渣,脱硫搅拌过程中采取喷粉脱硫,吨铁脱硫剂消耗控制在9Kg左右,搅拌时间控制在11min左右,脱硫后铁水S含量控制在≤0.005%,脱硫温降控制在25℃以内。
转炉冶炼工艺:采取顶底复吹氧气转炉进行冶炼,入炉铁水S≤0.005%、P≤0.090%、铁水温度≥1270℃;转炉冶炼中过程抢位采取低、高、低;造渣料采取石灰、轻烧白云石、镁球、烧结返矿,造渣碱度按照3.0-3.3控制;转炉冶炼终点出钢C≥0.06%、P≤0.015%、出钢温度≥1640℃;转炉出钢过程中先加入脱氧剂进行预脱氧,然后再进行合金化;出钢末采取挡渣锥,控制渣层厚度≤50mm。
氩站:钢水出钢到氩站后加入铝线3m/t钢,加入后吹氩3min后离站上LF精炼;离站温度按照≥1570℃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未经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46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形设备接口资源管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清洗半导体硅片的清洗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