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企业级智能移动终端防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5664.X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4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星;巢良存;王浩;吴信东;刘晓平;许家贵;刘光景;张皓;余保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徽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18 | 分类号: | H04W8/1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企业级 智能 移动 终端 防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企业级智能移动终端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智能移动终端已成为非常普及的通讯工具之一,特别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是使用智能移动操作系统(如Android、iOS、Windows Phone等)的终端,智能移动终端的作用已不仅限于通话和发送短消息,智能移动终端已从单一的通讯工具逐渐发展为包括电话、办公、游戏、备忘、导航、相机、摄像及音乐随身听等多种功能的高兼容性移动终端。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均利用智能移动终端部署企业移动商务办公等应用,企业领导及员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进行文件、工作流等审批,使得智能移动终端更是一部移动办公平台。一旦智能移动终端被盗,丢失的不仅仅是个人通讯录、短信等资料,企业应用系统所涵盖的重要资料也随之遗失,一方面影响了个人的工作时效性、便捷性,另一方面企业资料的丢失也给企业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研发智能移动终端的防盗功能,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专利检索,发现已有手机防盗方法主要是采取由网络运营商对SIM卡绑定手机用户信息,或者由手机生产商对手机本身进行改造绑定用户信息进行防盗。前一种手机被盗后同时更换SIM卡则无应对措施;后一种需要手机生产商进行特殊处理,不适合企业级用户应用。而这两类方法均为个体防盗方案,不适用于企业级用户的群体防盗部署。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310103405公开了一种应用IMEI码实现手机防盗的方法及其系统,该系统由手机、SIM卡、网络和IMEI服务器组成,利用该系统,手机用户在登陆到网络的同时自动发送IMEI号码,IMEI服务器接受SIM卡发送的IMEI码并将该IMEI码与用户的IMSI码和手机号码相互绑定,建立起相应的移动用户索引数据库,并利用IMEI保护密码进行手机用户身份的鉴权,对非法用户建立临时索引。如果非法用户用盗得的手机进行登网使用,就可以通过手机唯一的IMEI码查询确定使用该手机的用户新号码,从而获知非法用户的身份,进而找到丢失的手机,还可以将非法用户的SIM卡锁死,从根本上减少盗窃事件的发生。
上述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
1、所述SIM卡是一种特制的卡,包括发送单元、接收单元、IMEI用户接口单元、......等等,俨然是一部微型无线设备。它的发送与接收如果采用独立频段,则需要建设大量的独立基站;如果与现有无线网络共用频段,则会与手机本身的发送与接收单元互抢信道,导致手机无法工作。显然无法普及到普通用户。
2、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所发行的SIM卡均为普通卡,而且卡内并不存储用户的手机号码,其STK菜单中也没有输入IMEI单元,更没有建立专有的IMEI服务器。因此普通企业无法利用此专利系统及方法来实现防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企业级智能移动终端防盗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企业级智能移动终端防盗系统,包括企业内联网和无线网络,还包括企业短信服务器、企业数据服务器、企业推送服务器和智能移动终端;企业推送服务器和企业短信服务器分别与企业内联网连接;企业数据服务器通过防火墙分别与企业内联网和无线网络连接;企业内联网通过防火墙与无线网络连接;智能移动终端与无线网络连接。
作为优选,无线网络为TD-SCDMA制式。
作为优选,无线网络为CDMA2000制式。
作为优选,无线网络为WCDMA制式。
作为优选,智能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为Android系统。
作为优选,智能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为iOS系统。
作为优选,智能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Phone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企业内联网和网络运营商无线网络连接的基础上,增加企业短信服务器、企业数据服务器、企业推送服务器和智能移动终端构成企业级防盗系统。在使用网络运营商SIM卡的条件下,企业用户只需要在智能移动终端客户端从企业数据服务器上下载、安装应用程序,并在企业数据服务器中进行注册保存智能移动终端的IMEI和IMSI,注册后企业推送服务器将防盗推送服务程序推送到用户智能移动终端中进行安装,作为系统服务启动,即可实现智能移动终端的防盗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企业级智能移动终端防盗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企业级防盗方法实施例中企业用户注册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徽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徽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56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