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机插座、耳机降噪装置和耳机插座的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5863.0 | 申请日: | 201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2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蔡永桂;黄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03 | 分类号: | H01R13/703;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何立春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秦***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插座 装置 实现 方法 | ||
1.一种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插座包括检测开关,且所述检测开关设置于所述耳机插座的底部;
当与所述耳机插座配合的耳机插头插入所述耳机插座,且所述耳机插头的顶部触及所述检测开关时,所述检测开关给音频设备的功放的控制电路发送第一信号;当所述耳机插头拔出所述耳机插座,且所述耳机插头的顶部与所述检测开关分离时,所述检测开关给音频设备的功放的控制电路发送第二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开关包括:第一检测开关端子和第二检测开关端子;
其中第一检测开关端子固定不动,第二检测开关端子可动;
当所述耳机插头的顶部触及所述检测开关时,第二检测开关端子与第一检测开关端子分离;
所述耳机插头的顶部与所述检测开关分离时,第二检测开关端子与第一检测开关端子合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插座还包括:麦克端子;
所述麦克端子延伸至靠近耳机插座的插入端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插座还包括:接地端子和声道端子;其中,所述接地端子和耳机插头的接地电极配合;所述声道端子和耳机插头的声道电极配合;麦克端子和耳机插头的麦克电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端子、接地端子、声道端子、第一检测开关端子和第二检测开关端子均为弹片。
6.一种耳机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控制电路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插座;
所述控制电路,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控制音频设备的功放由静音状态转为工作状态,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控制音频设备的功放由工作状态转为静音状态。
7.一种耳机插座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检测开关设置于耳机插座的底部;
当与所述耳机插座配合的耳机插头插入所述耳机插座,且所述耳机插头的顶部触及所述检测开关时,令所述检测开关给控制电路发送第一信号;当所述耳机插头拔出所述耳机插座,且所述耳机插头的顶部与所述检测开关分离时,令所述检测开关给控制电路发送第二信号;
所述控制电路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控制音频设备的功放由静音状态转为工作状态,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控制音频设备的功放由工作状态转为静音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开关包括:第一检测开关端子和第二检测开关端子;
令第一检测开关端子固定不动,令第二检测开关端子可动;
当所述耳机插头的顶部触及所述检测开关时,令第二检测开关端子与第一检测开关端子分离;
当所述耳机插头的顶部与所述检测开关分离时,令第二检测开关端子与第一检测开关端子合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耳机插座的麦克端子延伸至靠近耳机插座的插入端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令所述耳机插座的接地端子和耳机插头的接地电极配合;令所述耳机插座的声道端子和耳机插头的声道电极配合;令耳机插座的麦克端子和耳机插头的麦克电极配合
用弹片制作麦克端子、接地端子、声道端子、第一检测开关端子和第二检测开关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58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牵引电机用电刷
- 下一篇:接地线针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