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开放环境中支持协作安全的传递信任度评估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86252.8 申请日: 2012-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3078850A 公开(公告)日: 2013-05-01
发明(设计)人: 杜薇;孙绍荣;刘伟;崔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H04L29/06 分类号: H04L29/06;H04L29/08
代理公司: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潘杰
地址: 43007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分布式 开放 环境 支持 协作 安全 传递 信任 评估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涉及分布式开放环境中的主观信任传递评估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开放环境中支持协作安全的传递信任度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分布式开放环境是由大量地理上分散的异构资源构成的典型松耦合计算系统,通常需要多个实体以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然而,在广域分布式环境中,协作双方可能均没有直接合作的经历。为了保证协作的安全,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1)如何确定协作实体的身份;(2)如何动态评估协作实体的可信程度。前者涉及客观信任,通过传统的身份认证技术就可以确认交互双方的身份。而后者需对主观信任进行评价。当协作双方无直接交互经验时,可通过与协作方存在直接交互经验的实体的推荐(即信任的传递,通过直接交互形成的可信程度评估成为直接信任度),评估协作方的可信程度(即传递信任度),因此对传递信任度的计算是在分布式开放环境中支持安全协作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主观信任是基于信念的人类认知现象,用于评估实体的某种能力或行为,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很难准确地描述和量化。由李德毅院士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传统模糊数学和概率统计的基础上提出的云模型,是定性语言与其定量表示之间的互换模型,也是一种描述不确定性概念的有效工具。云是该理论的核心,由三个数字特征——期望Ex,熵En和超熵He表征一个概念。根据具体实现方法不同,云有多种类型。其中,正态云模型是在正态分布和钟形隶属函数基础上发展起来全新模型,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目前,国内外基于云模型的信任传递机制研究主要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何锐等人[1,2,3]和南京理工大学的路峰等人[4,5]均采用将信任链上的多个Ex简单相乘的方式计算合并后的Ex。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孟祥怡等人[6,7]设计了一种单条件单准则逻辑算子处理由推荐引起的信任传递。通过特殊参数——“接受因子”反映推荐路径的重要性及信任评估方对各推荐路径的认可程度。北京交通大学的张长伦等人[8]运用基础云和对信任的“接受因子”处理信任的推荐。

通过对现有基于云模型的信任传递机制的分析发现,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对信任传递过程的量化描述和传递信任度的计算方法上仍存在不足之处:(1)运用简单的四则运算计算传递信任度,无法精确反映随传递过程发生的信任衰减;(2)以平均值的方式将多个传递信任值合并为最终的单一信任度。该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显然不符合现实情况,特别是无法抵御恶意推荐;(3)传递结果中的信任度直接取一条传递路径上可信度较小者的传递信任度,这种悲观处理方式较保守和粗糙。

参考文献

[1]R.He,J.W.Niu,M.Yuan,et al.A novel cloud-based trust model for pervasive computing.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CIT’04),Wuhan,China,September14-16,2004,IEEE Press,693-700

[2]R.He,J.W.Niu and G.W.Zhang.CBTM:A trust model with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and reasoning for pervasive computing.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ISPA’05),Nanjing,China,November2-5,2005,LNCS 3758,Springer-Verlag,541-552

[3]R.He,J.W.Niu and K.Hu.A novel approach to evaluate trustworthiness and uncertainty of trust relationships in Peer-to-Peer computing.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CIT’05),Shanghai,China,September21-23,2005,IEEE Press,382-38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62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