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微孔球粒状硝酸铵及其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6746.6 | 申请日: | 201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6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祖亮;李皓;胡炳成;周新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6B31/28 | 分类号: | C06B31/28;C06B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孔 粒状 硝酸铵 及其 制法 | ||
1.一种多微孔球粒状硝酸铵,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铵的微孔孔径多分布于10-3~10-5㎝之间,它的吸油率达到12-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微孔球粒状硝酸铵,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微孔球粒状硝酸铵通过喷雾造粒法制备,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1、首先,制备温度为140~165℃、浓度为96~99wt%的硝酸铵水溶液;
步骤2、其次,通过喷雾造粒塔制备含有0.5~3.0wt%水分的球粒状或椭球状硝酸铵;
步骤3、然后,在上述硝酸铵颗粒表面喷洒0.1~0.5wt%的改性剂,改性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憎水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4、再在100~140℃的温度和低于-0.06Mpa的负压条件下快速动态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微孔球粒状硝酸铵,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微孔球粒状硝酸铵通过粘结造粒法制备,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第一步、首先,将结晶硝酸铵粉碎,使固体粒子的细度能够通过40目筛;
第二步、然后,在上述硝酸铵粒子表面喷洒0.5~1.5wt%粘接剂和改性剂的水溶液或水悬浮液,使其含水量达到1.0~2.0wt%,其中粘接剂为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或改性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改性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憎水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第三步、再在温度100℃~140℃和压力≤﹣0.06Mpa的负压条件下快速动态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微孔球粒状硝酸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有机烷胺或有机烷胺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有机酰胺或有机酯类化合物,憎水剂为油性的有机烃类化合物或混合物,所述的粘接剂优选古尔胶或改性纤维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微孔球粒状硝酸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烷胺优选十八烷胺或十二烷基三甲基胺;有机胺盐优选十八烷胺醋酸盐或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有机酰胺优选硬脂酰胺或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有机酯类化合物优选Span-80或丙烯酸酯;所述的憎水剂优选石蜡或氯化石蜡。
6.一种多微孔球粒状硝酸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铵通过喷雾造粒法制备,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1、首先,制备温度为140~165℃、浓度为96~99wt%的硝酸铵水溶液;
步骤2、其次,通过喷雾造粒塔制备含有0.5~3.0wt%水分的球粒状或椭球状硝酸铵;
步骤3、然后,在上述硝酸铵颗粒表面喷洒0.1~0.5wt%的改性剂,改性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憎水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4、再在100~140℃的温度和低于-0.06Mpa的负压条件下快速动态干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微孔球粒状硝酸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有机烷胺或有机烷胺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有机酰胺或有机酯类化合物,憎水剂为油性的有机烃类化合物或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微孔球粒状硝酸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烷胺优选十八烷胺或十二烷基三甲基胺;有机胺盐优选十八烷胺醋酸盐或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有机酰胺优选硬脂酰胺或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有机酯类化合物优选Span-80或丙烯酸酯;所述的憎水剂优选石蜡或氯化石蜡。
9.一种多微孔球粒状硝酸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铵通过粘结造粒法制备,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第一步、首先,将结晶硝酸铵粉碎,使固体粒子的细度能够通过40目筛;
第二步、然后,在上述硝酸铵粒子表面喷洒0.5~1.5wt%粘接剂和改性剂的水溶液或水悬浮液,使其含水量达到1.0~2.0wt%,其中粘接剂为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或改性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改性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憎水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第三步、再在温度100℃~140℃和压力≤﹣0.06Mpa的负压条件下快速动态干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微孔球粒状硝酸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有机烷胺或有机烷胺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有机酰胺或有机酯类化合物,憎水剂为油性的有机烃类化合物或混合物,所述的粘接剂优选古尔胶或改性纤维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67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