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6893.3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6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化生正人;森本浩和;高桥一博;广泽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中部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62;G02F1/1368;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松涛;夏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设备 | ||
1.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
第一衬底,设置有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包括接触部;从所述接触部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主像素电极;以及布置在所述接触部与延伸的主像素电极的端部之间的次像素电极,所述次像素电极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以便连接所述一对主像素电极;
第二衬底,设置有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包括夹置所述一对主像素电极的第一与第二主公共电极,基本布置在所述一对主像素电极之间的中心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一与第二主公共电极延伸的第三主公共电极,以及布置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次像素电极之间的第一次公共电极,所述第一次公共电极与第一、第二和第三主公共电极相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液晶层,保持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并且具有液晶分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依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布置所述接触部、所述第一次公共电极和所述次像素电极,并且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次公共电极之间距离基本上等于在所述第一次公共电极与所述次像素电极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衬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一对源极线,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主公共电极分别朝向所述源极线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衬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一对栅极线,并且第二次公共电极与第三次公共电极分别朝向所述栅极线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当在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之间不施加电场时,所述液晶分子的初始对准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一对主像素电极的所述延伸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接触部布置在一条栅极线附近。
7.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
第一衬底,包括:
一对源极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第一与第二栅极线,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像素电极,包括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栅极线附近的接触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接触部延伸至所述第二栅极线的第一与第二主像素电极,以及第一与第二次像素电极,其布置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栅极线之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以便连接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二像素电极,
第二衬底,包括:
主公共电极,具有第一主公共电极和第二主公共电极,所述第一主公共电极和第二主公共电极夹置所述第一主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主像素电极并且分别朝向所述源极线,以及第三主公共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一主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主像素电极之间的中心,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主像素电极延伸;
第一次公共电极,布置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次像素电极之间,及
第二次公共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一次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次像素电极之间,所述第一次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二次公共电极与第一、第二、第三主公共电极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液晶层,保持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并且具有液晶分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衬底进一步包括分别朝向所述栅极线布置的第三次公共电极与第四次公共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液晶分子的初始对准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主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主像素电极的所述延伸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以所述接触部、所述第一次公共电极、所述第一次像素电极、所述第二次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次像素电极的顺序将其布置在所述第一栅极线与所述第二栅极线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次公共电极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次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一次像素电极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次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次公共电极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次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二次像素电极之间的距离基本上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中部,未经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中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689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印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温度传感器支撑装置和温度传感器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