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麻醉机机控泄漏、顺应性测试管路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7336.3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0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醉 机机控 泄漏 顺应性 测试 管路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麻醉机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麻醉机机控泄漏、顺应性测试中判定管路连接是否正确的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密闭式麻醉机中,开机自检时需要测定麻醉机的泄漏量与顺应性,以便在机控通气过程中进行补偿,也就是测定麻醉机与管路的泄漏量和顺应性。但是在测试麻醉机的泄漏量和顺应性时,需要把麻醉机吸呼气管路的末端通过Y型三通连接到麻醉机测试头上,然而在上一次使用完成后一般是将吸呼气管路端悬空或者连接手动皮囊,这可能导致在泄漏测试与顺应性测试中管路没有连接或者连接错误,致使测试错误。
基于上述描述,亟需要寻找一种麻醉机机控泄漏、顺应性测试中判定管路连接是否正确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准确的获知在泄漏量、顺应性测试中管路连接是否正确,避免由于管路连接导致的测试错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所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机机控泄漏、顺应性测试管路的检测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准确的获知在泄漏量、顺应性测试中管路连接是否正确,避免了由于管路连接导致的测试错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麻醉机机控泄漏、顺应性值测试管路的检测方法,其中,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进入麻醉机机控泄漏测试和顺应性测试状态;
步骤S20、控制单元控制麻醉机按照预设流速向折叠囊外的气道通入气体,同时控制单元还控制压力传感器检测气道内压力值,以及控制计时装置检测通气时间;
步骤S30、所述控制单元获取所述气道内压力值和所述通气时间,并由判断单元判断气道内压力值是否达到预设压力阈值、以及通气时间是否达到预设通气时间阈值,如果满足两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麻醉机终止通气;
步骤S40、运算单元根据所述步骤S20中检测到的所述气道内压力值以及通气时间,获得整个通气过程中气道内的压力变化率;
步骤S50、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压力变化率,判断所述麻醉机机控泄漏量和顺应性值测试管路的连接是否正确。
优选的,在步骤S50中,
如果所述压力变化率小于预设的压力变化率阈值,则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测试管路连接有误;
如果所述压力变化率大于等于预设的压力变化率阈值,则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测试管路连接正确。
优选的,在步骤S50中进一步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S51、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压力变化率是否为零,如果所述压力变化率为零,则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测试管路连接有误并且管路末端悬空,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52;
步骤S52、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压力变化率是否大于零并且小于预设压力变化率阈值,如果所述压力变化率大于零并且小于所述预设压力变化率阈值,则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测试管路连接有误并且管路末端连接手动皮囊,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53;
步骤S53、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测试管路连接正确。
优选的,所述测试管路连接正确为所述管路末端连接有堵头。
优选的,所述堵头为麻醉机测试头。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为麻醉机自带的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为麻醉机额外增加的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麻醉机还具有报警单元,能够在判断单元判断测试管路连接有误的情况下发出警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上述任一检测方法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检测装置至少包括: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至少包括检测气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以及检测通气时间的计时装置;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麻醉机按照预设流速向折叠囊外的气道通入气体,并控制压力传感器检测检测气道内压力值,以及控制计时装置检测通气时间,并且,所述控制单元还在判断单元判断满足终止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麻醉机终止通气;
运算单元,根据上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和计时装置检测到的通气时间,得到气道中的压力变化率;
判断单元,根据所述气道内压力值和所述通气时间判断是否满足通气终止条件,并且根据压力变化率判断所述麻醉机机控泄漏量和顺应性值测试管路的连接是否正确。
优选的,还具有报警单元,能够在判断单元判断测试管路连接有误的情况下发出警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7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