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碎石桩与素砼桩联合型复合地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0139.7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6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朱赫宇;周祥;单苏宁;康景文;曹春霞;高岩川;郑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3/08;E02D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碎石 素砼桩 联合 复合 地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碎石桩与素砼桩联合型复合地基。
背景技术
在工程实践中,人们发明了复合地基,通过地基处理,改善天然地基的受力性能,使其达到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在荷载作用下,基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在工程实际中,有些场地些地层情况复杂,为了同时解决软弱及沉降、固结、液化等问题,常用的处理方法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既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又不影响工期,重点是能够全面解决原软弱地基所有不良地质问题的新型联合型复合地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常规复合地基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碎石桩与素砼桩联合型复合地基,这种碎石桩与素砼桩联合型复合地基不仅可以通过碎石桩置换和挤密桩间土,形成竖向排水通道,解决新近填土未完成固结及新近填土后期自重固结对增强桩产生负摩阻力问题,又可以通过素砼桩增强桩间土,解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问题,两种桩型联合形成复合地基,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及抵抗变形的能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需处理场地中交叉设置有碎石桩和素砼桩,并在桩顶设置20~30cm厚的碎石褥垫层,其中碎石桩和素砼桩的长度比为1:2。本发明中碎石桩可以有效挤密桩间土,形成竖向排水通道,解决新近填土未完成固结的问题,并可充分利用碎石桩施工时的挤密振动效用,进一步消除地基的液化效应,素砼桩作为一种刚性桩,桩身有一定的强度,通过深入到较好地基持力层,可以大幅提高地基承载力。碎石桩、素砼桩与原天然地基共同形成联合型复合地基,既能起到土体挤密、置换和形成排水通道、消除液化、利于固结沉降的效果,又可以大幅度提高承载力、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的特性。二者相结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还可以达到全面解决承载力、变形和地基液化、缩短工期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以起到土体挤密、置换和形成排水通道、消除液化、利于土体固结的效果,又可以大幅度提高承载力、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性的特性。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还可以达到全面解决承载力、变形和地基液化、缩短工期的效果。产品结构简单,成本低,施工方便,易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碎石桩与素砼桩的平面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代码说明:1-碎石桩;2-素砼桩;3 -碎石褥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在施工场地交叉设置有碎石桩(1)和素砼桩(2),并在桩顶设置有20~30cm厚的碎石褥垫层(3),其中碎石桩与素砼桩的长度比为1:2。本发明可以解决新近填土未完成固结、及新近填土后期自重固结对增强桩产生负摩阻力问题,通过形成二次复合地基,有效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其经济性更加突出,效率也较已有的单一地基处理方式有很大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0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液晶显示模组
- 下一篇:液晶显示器分体式背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