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家庭防盗监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0341.X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5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尚佐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森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00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互联网 实现 家庭 防盗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归属于电子学、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涉及到使用电子学、通讯技术监控可疑目标,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可视监控。
背景技术
以往的技术或市场上存在一些利用图像处理或传感器及通讯技术进行现场监控的技术,但是一般的产品或技术,很难同时兼顾多种探测器的有效信息,无法做到准确无误报、漏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图像识别技术与多种探测传感器结合起来的防盗报警装置。
本发明的硬件由摄像机、门磁、窗磁、人体红外感应器、声音及振动感应器、互联网通讯装置、嵌入式核心处理器、无线网关装置、布控报警启动/解除装置、身份识别装置、互联网中心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移动电话组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安装在监控现场的摄像机、门磁、窗磁、人体红外感应器、声音及振动感应器完成非法侵入目标的检测,嵌入式核心处理器通过综合布控报警启动/解除装置的状态、身份识别装置给出的身份识别信息、传感器检测到的位移、声音、图像、红外、门窗磁信息,输出安全状态信息,远程的网络计算机、移动电话可观测到现场的图像。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
1.报警信息多样化可减少漏报。
2.身份识别装置可减少误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家庭防盗监测装置,包括摄像输入模块、门磁窗磁模块、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声音及振动感应模块、互联网通讯模块、嵌入式核心处理器、无线网关模块、存储器、布控报警启动/解除模块、身份识别模块、互联网中心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移动电话,嵌入式核心处理器根据摄像机输入的图像信息,识别出运动目标,门磁、窗磁、红外传感器也可识别出非法侵入者,通过互联网,用户可监控到动态的图像信息。
摄像输入模块、门磁窗磁模块、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声音及振动感应模块的数据输出端通过无线网关模块连接嵌入式核心处理器的数据输入端,嵌入式核心处理器的数据输出端通过互联网通讯模块互联网中心服务器与移动电话,嵌入式核心处理器还与布控报警启动/解除模块、身份识别模块连接进行报警与否的判断,网络计算机及手机组成了网络远程通讯监控系统。
所述嵌入式核心处理器、存储器组成本装置的核心处理系统,将图像数据、门磁、窗磁、红外传感器数据分析识别,再发出控制指令。
所述摄像输入模块,其功能为通过摄像机采集图像信息,去除干扰,通过滤波技术使图像清晰。
所述门磁窗磁模块,通过磁感应技术,探测非法打开门窗的行为。
所述人体红外感应模块,通过人体红外热量探测技术,感应人体的存在。
所述声音及振动感应模块,通过微小声音及振动信号的采集,探测对门窗的破坏行为。
所述无线网关模块,其功能为实现摄像机、传感器与嵌入式处理器之间的局域网通讯。
所述互联网通讯模块,完成本地监控系统与远程终端的互联网远程通讯。
所述布控报警启动/解除模块,其功能为启动或解除报警功能。
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其功能识别主人与非法入侵者的身份,可以通过特定的密码系统来实现。
如图2所示,安装在现场的摄像机1及红外传感器4、安装在大门13上的门磁2及声音振动传感器14、安装在窗户6上的窗磁5、身份识别及布控判别装置12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无线局域网7传送到核心处理器3,核心处理器3通过互联网装置11与互联网中心服务器9互联,互联网中心服务器9再通过互联网与网络计算机8及移动电话10互通信息。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森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森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03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火耐火电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固定式智能业务快速办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