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易于倒出的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0488.9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5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萃智工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3/00 | 分类号: | B65D8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易于 倒出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易于倒出的容器。
背景技术
粘稠类液体的粘度较高,流淌速度慢,在倾倒盛放在桶体中的粘稠类液体时,需要将桶体倾斜或反转才能将液体倒出,粘稠类液体在桶壁上有较长时间的挂附,倒出液体非常费时、费力,而且,桶体中的一部分液体,也会因为粘度较高,会滞留在桶体中,造成了原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液体易于倒出的容器,能够快速地将桶体中的液体倒出,而且还会减少液体在桶体中的残留。
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液体易于倒出的容器,包括桶体、桶盖、桶底,在桶底设置一低于桶底
平面的凹孔,在桶盖上设置一出液管,出液管向下延伸至桶体底部的凹孔中,在桶盖上还设置一加气管,出液管的上端设有出液管堵头,加气管的上端设有加气管堵头。
可选的,所述的出液管底部设有过滤网。
可选的,所述的出液管堵头为内丝型堵头。
可选的,所述的加气管堵头为内丝型堵头 。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液体易于倒出的容器,在不做倾斜和反转的情况下,通过在加气管口施加气压,桶体中的粘稠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能够快速地从桶体的底部流出,减轻了劳作强度,减少了等待的时间。
同时,由于没有液体在桶壁上的反复挂壁,液体一直处在垂直自由下流状态,并且出液管深入至桶体底部的凹孔中,因此,液体留在桶壁上的几率降低,减少了液体在桶体中的残留,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附图是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中:
桶体,2、桶盖,3、出液管,4、出液管堵头,5、加气管堵头,
6、加气管,7、桶底,8、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功效。本发明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的观点和应用,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和变更。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的液体易于倒出的容器做进一步说明。
粘稠类液体有常见的漆类、高浓度润滑油、油脂以及其他一些化工品,盛
放此类粘稠类液体的容器,包括桶体1、桶盖2、桶底7,本发明基于一种创新的思维,在桶底7设置一低于桶底7平面的凹孔8,在桶盖2上设置一出液管3,出液管3向下延伸至桶体1底部的凹孔8中,这样便于液体的几乎全部倒出,减少浪费,节约资源。为了防止杂质流出,所述的出液管3底部设有过滤网。
在桶盖2上还设置一加气管6,出液管3的上端设有出液管堵头4,加气管6的上端设有加气管堵头5。
所述的出液管堵头4和加气管堵头5为内丝型堵头,内丝型堵头可以在桶盖上设置不占用多余的空间,便于加工制造,出液管堵头4和加气管堵头5 的设置可以在桶体运输和非倒出液体时,作为液体密封之用。
发明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
在需要将桶体1中的液体倒出时,作好如下准备工作:
打开桶盖2上的加气管堵头5和出液管堵头4,加气管堵头5连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应该经过油水分离装置进行过滤,使得进入到桶体的气体为纯净的气体。再在出液管堵头4连接管路至液体欲倒入的合适容器。
为了控制的方便,最好在加气管6前方加一个阀门,或者再在出液管3后级加一个阀门。
准备工作完成后,在加气管5处通入压缩气体,桶体中的液体在压缩气体的作用下,通过出液管3处往外流出。
以上所述,仅是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萃智工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淄博萃智工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04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