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0803.8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政昌;曹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立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B32B7/10;B32B27/12;B32B27/18;B32B27/32;B32B27/30;C08L23/08;C08L31/04;C08L23/06;C08K13/02;C08K3/36;C08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白云 |
地址: | 10003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高分子 防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由隔离膜层(1)、自粘胶层(2)、上防水板层(3)、土工布复合层(4)和下防水板层(5)复合而成;
所述上防水板层(3)和下防水板层(5)均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
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1~10份;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30~90份;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20~50份;
高密度聚乙烯 1~50份;
纳米氧化硅 1~10份;
纳米氢氧化铝 1~10份;
纳米氧化钛 1~10份;
紫外线吸收剂 0.01~3份;
抗氧剂 0.5~1.5份
辅助抗氧剂 0.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水板层(3)和下防水板层(5)的厚度均为0.6~1.0mm;自粘胶层(2)厚度为0.15~0.3mm;隔离膜层(1)的厚度为0.015~0.0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的幅宽为1.0~6.0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苯酯、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或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四〔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等及二苯胺、对苯二胺和二氢喹啉及其衍生物或聚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抗氧剂为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碳醇酯酯、硫代二丙酸双十四碳醇酯、硫代二丙酸双十八碳醇酯、亚磷酸三辛酯或亚磷酸三癸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复合层(4)为聚丙烯编织土工布、丙纶扁丝土工布、聚酯长丝土工布或玻纤土工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胶层(2)为自愈合粘接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1)为聚酯隔离膜、铝箔隔离膜或聚丙烯隔离膜。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配料,按防水板层的原料配比称取各组分原料;
步骤二,混料,将各组分原料加入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高速混合机内温度控制在80~90摄氏度内;
步骤三,挤出,用双螺杆挤出机将上述混合料挤出,加料段温度控制在120~130摄氏度;熔融段温度为170~185摄氏度;
步骤四,复合压型,物料经熔体计量泵分别送至双模头挤出机上模头和下模头压成片,计量段温度控制在210~215摄氏度,同时将土工布复合层(4)送入上下两片防水板层中间,一起经过三辊压光机压制成一体化复合片材;
步骤五,一体化复合片材冷却;
步骤六,在上防水板层(3)上均匀涂覆自粘胶层(2);
步骤七,在自粘胶层(2)上覆隔离膜层(1);
步骤八,产品打卷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立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立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08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卷自动定位装置
- 下一篇:钻杆接头冲孔模冲杆锁紧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