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烷交联的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2121.0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3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程金星;侯海良;翁文彪;施冬梅;怀宝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至正道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1/06 | 分类号: | C08L51/06;C08L23/00;C08K13/06;C08K9/04;C08K3/22;C08K3/38;H01B7/29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彭茜茜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烷 交联 阻燃 烯烃 电缆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硅烷交联的无卤阻燃的聚烯烃电缆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电缆料组合物包括A料和B料,
所述A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
硅烷接枝的聚烯烃 100重量份;
改性阻燃剂 50~150重量份;所述改性阻燃剂为铝酸酯偶联剂改性的阻燃剂;
A料抗氧剂 0.1~0.5重量份;
A料加工助剂 0.5~2重量份;
所述B料的组成以及重量份数为:
聚烯烃 100重量份;
催化剂 0.5~5重量份;
抗铜剂 0.01~5重量份;
B料抗氧剂 0.1~0.5重量份;
B料加工助剂 5~10重量份;
其中所述A料采用往复式单螺杆混炼挤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阻燃剂选用铝酸酯偶联剂表面改性处理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或硼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阻燃剂中,所述铝酸酯偶联剂的改性用量为阻燃剂质量的1%-3重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接枝的聚烯烃由如下方法制得:所述硅烷接枝的聚烯烃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进行接枝得到:
聚烯烃树脂100重量份、
硅烷交联剂0.2~5重量份、
引发剂0.01~1重量份、
接枝抗氧剂0.1~0.5重量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制得的硅烷交联的无卤阻燃的聚烯烃电缆料。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烷交联的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A料和B料的各个组分;
所述A料各组分于100~150℃下进行往复式单螺杆挤出造粒,得到阻燃接枝的A料颗粒料;
所述B料各组分于140~190℃下进行混炼造粒,得到B料颗粒料;
所述阻燃接枝的A料颗粒料和B料颗粒料分散混合,得到硅烷交联的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接枝的A料颗粒料和B料颗粒料按照(90-95):(5-10)的重量比例分散混合,于140-190℃挤出得到硅烷交联的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
8.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硅烷交联的无卤阻燃的聚烯烃电缆料所制得的电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至正道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至正道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21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制鲜切牛蒡褐变的方法
- 下一篇:基于一屏双显的信源识别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