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2746.7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9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尚晓东;吴羊群;刘新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
背景技术
红外触摸屏因为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大量应用在各种环境中。
目前,红外触摸屏一般由安装在显示器的前面的触摸面板和含有电路板的边框组成,所述触摸面板诸如可以由玻璃制成,并用于覆盖在显示器上,边框围在所述触摸面板的外侧,在边框内的电路板的四条边上排布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一般情况下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设置在边框的相对的两条边上,从而在边框围住的触摸面板上形成交叉的红外矩阵。用户在触摸红外触摸屏的触摸面板时,手指就会挡住经过该位置的横竖红外线,从而判断出触摸点在屏幕的位置。
图1示出了现有的红外触摸屏的结构,其中含有电路板103的边框围绕触摸面板105的外侧设置,光收发元件101设置在电路板103上,透光框110设置在光收发元件所面向的方向,用于过滤使得红外光通过,并滤除其他光线。
但是,随着触摸屏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提高,用户在追求更好的触摸体验的同时,还要求触摸屏能够更薄更窄。现在的很多触摸屏已经不单单是识别触摸点的位置来实现点击等基本操作,还可以进行触摸点的轨迹跟踪从而进行手势识别。而在触摸屏的边框附近区域的手势往往非常重要,例如在边框附近向边框外滑动手指可以进行向左或向右的翻页操作等,这就要求触摸屏的边框平整且边框附近具有一定的“缓冲区”,以便更好地进行边框附近的触摸操作和满足用户对触摸体验的需求。
对于红外触摸屏领域,既能够实现这种真实的触摸体验,又能够满足触摸屏超薄超窄的要求,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摸屏,能够在满足较高的触摸体验需求的情况下,实现触摸屏边框的超薄超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触摸屏,该触摸屏包括触摸面板、光收发元件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除光收发元件以外的其它电子元器件,所述光收发元件与所述触摸面板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同一侧,其中,所述电路板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触摸面板重叠,该红外触摸屏还包括光路转换元件,所述光路转换元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光收发元件面向所述光路转换元件,所述光路转换元件用于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使得光收发元件发出并射向所述光路转换元件的光线改变成沿着所述触摸面板的表面传播,以及使得沿着触摸面板的表面上传播并射向所述光路转换元件的光线改变成射向光收发元件的方向传播。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触摸屏,将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置于触摸面板的下方,仅将光收发元件沿着触摸面板的外侧设置,这样使得触摸屏的边框宽度最小,又通过光路转换元件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而不需要使得光收发元件高于触摸面板所在的水平面,从而可以使得触摸屏的边框高度最小,而且,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边框附近形成一定的“缓冲区”,以便更好地进行边框附近的触摸操作,大大增强了用户的触摸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红外触摸屏的截面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触摸屏的边框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触摸屏的光路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图3中所示的边框的局部放大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图3中所示的边框的局部放大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图3中所示的边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触摸屏边框附近区域的手势识别,例如在边框附近向边框外滑动手指可以进行向左或向右地翻页操作等,根据本发明的触摸屏的触摸面板105上靠近边框的位置具有一定的缓冲区106,该缓冲区106可以进行触摸检测,但是显示器上不显示该缓冲区106内的触摸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边框附近的触摸操作。这样,通过设置缓冲区106,可以提高用户的触摸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27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