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桥梁纵向梁缝处的防水盖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3091.5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1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毕玉琢;谢晓慧;余艳霞;翟润奇;吴斌;张莉;钱光;严定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E01D19/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桥梁 纵向 梁缝处 防水 盖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梁纵向梁缝处的防水盖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桥梁盖板都为块状盖板,先在工厂通过桥梁盖板模具预制,再运至桥上安装。现有桥梁盖板根据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钢板盖板;但是这三种盖板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1、钢筋混凝土及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都是使用模具预制,预制盖板纵向、横向尺寸通常在1m以内,若尺寸增大,重量相应增加,现场安装会比较困难,预制盖板之间有空隙,不具备防水的功能。
2、钢筋混凝土及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因盖板下方的空间限制,立模、拆模困难,不具备桥上现浇的条件,不能形成连续条状盖板,因此不具备防水的功能。
3、钢盖板,经过现场焊接后,可以形成连续条状盖板,初步具备防水的功能,但是现场焊接的工作量很大,施工速度较慢;当钢盖板需要承受较大荷载时,必须在盖板下方设置加劲钢板,方可满足受力的要求,构造比较复杂,焊接的工作量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梁纵向梁缝处的防水盖板,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用于桥梁纵向梁缝处的防水盖板,该防水盖板设置在平行桥梁纵向梁缝处的正上方,所述防水盖板分为上下两层,所述上层为混凝土层,所述下层为钢板,所述防水盖板一侧固定在桥梁上,另一侧竖向支承在桥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盖板为连续无缝盖板。
再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盖板两侧设有挡板。
再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盖板一侧通过锚栓固定在桥梁上。
再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层的厚度为0.3~0.7m,所述钢板的厚度为0.1~0.3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防水盖板是连续无缝盖板,盖板中间没有空隙,不会漏水、渗水。
2、本发明以钢板作为模板,工地现浇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生产方便快速,无需拆模,因此本发明的构造应相对简单,施工的难度低、速度快,造价相对较低,方可有效推广。
3、本发明防水盖板分为上下两层,混凝土层与钢板共同作用下,该防水盖板应具备与其承受的荷载相匹配的强度,方可承受作用在其上面的荷载,不出现开裂、破坏的情况。
4、本发明防水盖板应利用锚栓固定在桥梁上,使防水盖板不会侧向滑落。温度变化时,防水盖板应可自由伸缩,温度变形不会受到限制。
5、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桥梁防水,特别是两座平行桥梁之间的纵向梁缝处的防水,以及高架车站桥梁纵向梁缝处的防水;施工方便快速,造价低廉,后期维护费用低,防水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桥梁纵向梁缝处的防水盖板;
图2为防水盖板应用示意图;
图中,1.上层,2.下层,3.挡板,4.桥梁,5.锚栓,6.防水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用于桥梁纵向梁缝处的防水盖 板,该防水盖板设置在平行桥梁纵向梁缝处的正上方,所述防水盖板分为上下两层,所述上层1为混凝土层,所述下层2为钢板,所述防水盖板一侧固定在桥梁4上,另一侧竖向支承在桥梁4上。
所述防水盖板为连续无缝盖板。所述防水盖板两侧设有挡板3。所述防水盖板一侧通过锚栓5固定在桥梁4上。
所述混凝土层的厚度为0.3~0.7m,所述钢板的厚度为0.1~0.3m。
本实施例中下层2的钢板和挡板3都选用Q235钢板,上层1的混凝土层选用纤维混凝土,下层2钢板的厚度与上层1的混凝土层根据盖板承受的荷载计算确定,钢板和纤维混凝土可以有效防止盖板开裂。
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30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