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姜吴茱萸糕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3213.0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9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慧珊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A23L1/36;A23L1/214;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姜 吴茱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姜吴茱萸糕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脾胃虚寒证:脾胃阳气虚衰,失于温运,以腹胀,食少,脘腹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脉沉迟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脾阳虚证。多由脾气虚证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或肾阳虚,火不生土所致。治宜温中健脾,方用理中汤。临床表现为腹胀纳少,腹满时减,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脾胃虚寒证,以脾失健运和寒象表现为辨证要点。脾阳不足,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阳虚阴盛,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则完谷不化,小便不利,水肿。妇女带下清稀、腰腹酸沉,属寒湿下注。合理的食疗养生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人体健康,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养生方法。俗话也就是通过吃来对我们的人体进行保养。因此,寻求一种即能发挥中医特色又大众化的保健米糕是客观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姜吴茱萸糕及其制备方法,该保健米糕具有原料普通、廉价和制备工艺简单的突出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生姜吴茱萸糕,该生姜吴茱萸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糯米100-175份、粳米30-75份、红糖5-10份、白砂糖30-65份、栗子30-75份、吴茱萸2-3份、生姜4-6份
该生姜吴茱萸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挑选除去糯米及粳米的杂质、洗净、沥干;
(2)粉碎:将除杂后的糯米、粳米混合后粉碎,过60目筛,得到糯米粳米混合粉,备用;
(3)制稠膏:将吴茱萸、生姜加水煎煮二次,每次煮沸后保持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榨汁,滤过,滤液浓缩至80℃相对密度1.30的稠膏;得到吴茱萸生姜稠膏;备用;
(4)制栗粉:将栗子洗净,对剖开,锅中加水浸没栗子,旺火煮至七成熟,放凉,剥去粟壳和内膜,粉碎,过60目筛,得到栗粉,备用;
(5)合粉:将步骤(3)中的吴茱萸生姜稠膏,加入红糖,加白砂糖,加糯米粳米混合粉,一起倒入面缸,加适量水搅成糊状,再将栗粉倒入缸内拌匀,得到混合糕粉;
(6)蒸糕:将混合糕粉移入垫好屉布的笼屉内擀平,在旺火上蒸25-28分钟,蒸熟,即可熄火;
(7)切块:取出糕晾透后,切成7cm×4cm×1.5cm糕块即成,得到生姜吴茱萸糕;
所述的一种生姜吴茱萸糕,该生姜吴茱萸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糯米175份、粳米75份、红糖10份、白砂糖65份、栗子75份、吴茱萸3份、生姜6份
该生姜吴茱萸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挑选除去糯米及粳米的杂质、洗净、沥干;
(2)粉碎:将除杂后的糯米175份、粳米75份混合后粉碎,过60目筛,得到糯米粳米混合粉,备用;
(3)制稠膏:将吴茱萸3份、生姜6份加水煎煮二次,每次煮沸后保持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榨汁,滤过,滤液浓缩至80℃相对密度1.30的稠膏;得到吴茱萸生姜稠膏;备用;
(4)制栗粉:将栗子75份洗净,对剖开,锅中加水浸没栗子,旺火煮至七成熟,放凉,剥去粟壳和内膜,粉碎,过60目筛,得到栗粉,备用;
(5)合粉:将步骤(3)中的吴茱萸生姜稠膏,红糖10份,白砂糖65份,步骤(2)中的糯米粳米混合粉,一起倒入面缸,加适量水搅成糊状,再将步骤(4)中的栗粉倒入缸内拌匀,得到混合糕粉;
(6)蒸糕:将混合糕粉移入垫好屉布的笼屉内擀平,在旺火上蒸20-28分钟,蒸熟,即可熄火;
(7)切块:取出糕晾透后,切成7cm×4cm×1.5cm菱形糕块,即得到生姜吴茱萸糕。
吴茱萸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有散热止痛、降逆止呕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痛经,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生姜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脾经;生姜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吐,温肺止咳。
栗子:性温,味甘平;入脾、胃、肾经;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慧珊,未经陈慧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32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灵芝茶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用于豆腐生产线的半自动上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