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胀收口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3350.4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7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甘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口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扩胀收口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扩胀和收口同时存在的产品时一般采用,先扩胀再收口两道加工工艺,胀口一般用模具上的凸筋将材料扩胀,收口模用于将扩胀的上部收小。现有的扩胀收口成型模具如图1-图2所示,该模具通过扩胀上模芯完成待加工零件的扩胀成型,通过收口上模外定位圈完成待加工零件的收口成型。现有一个同时存在扩胀和收口的产品,要求扩胀面圆滑,扩胀面的R(弧度)比较大但扩胀面的宽度比较小,扩胀和收口后的同轴度要求比较高如用原来的机构的模具生产。采用现有模具加工存在的问题是:
1、扩胀面的R比较小,而且扩胀后的产品同轴度较差;
2、扩胀面外形不圆滑,收口形状变形,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成型面圆滑、可满足设计要求的扩胀收口成型模具。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扩胀收口成型模具,包括扩胀子模和收口子模,所述的扩胀子模包括扩胀定位下模和带有外定位圈的扩胀上模,所述的收口子模包括收口定位下模和带有内定位芯的收口上模;
进行扩胀收口成型加工时,先将待加工零件放置在扩胀定位下模上,扩胀上模对待加工零件进行扩胀成型,然后再将待加工零件放置在扩收口定位下模上,收口上模对待加工零件进行收口成型。
所述的扩胀上模包括扩胀上模芯和扩胀上模外定位圈,所述的扩胀上模芯设在扩胀上模外定位圈内。
所述的扩胀上模芯两侧设有用于零件扩胀的凸起。
所述的扩胀上模芯中间设有用于穿过打料棒的通孔。
所述的扩胀上模外定位圈与扩胀上模芯间留有用于放置待加工零件的间隙。
所述的收口上模包括收口上模内定位芯和收口上模外定位圈,所述的收口上模内定位芯设在收口上模外定位圈内。
所述的收口上模外定位圈上设有用于零件收口的弧状凹槽。
所述的收口上模内定位芯中间设有用于穿过打料棒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一、外形:本发明通过扩胀上模芯和增加的扩胀上模外定位圈保证了扩胀后的产品R圆滑,变形小;
二、尺寸:本发明通过收口上模外定位圈和收口上模内定位芯的同时工作,确保了最终产品的外形、R和所有相关尺寸完全达到图纸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模具的扩胀加工示意图;
图2为现有模具的收口加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模具的扩胀加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模具的收口加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3-图4所示,一种扩胀收口成型模具,包括扩胀子模和收口子模,所述的扩胀子模包括扩胀定位下模1和带有外定位圈的扩胀上模,所述的收口子模包括收口定位下模8和带有内定位芯的收口上模,进行成型加工时,待加工零件放置在下模上,打料棒3穿过上模压在待加工零件上。
如图3所示,所述的扩胀上模包括扩胀上模芯2和扩胀上模外定位圈4,所述的扩胀上模芯2设在扩胀上模外定位圈4内。扩胀上模芯2两侧设有用于零件扩胀的凸起,中间设有用于穿过打料棒的通孔;扩胀上模外定位圈4与扩胀上模芯2间留有用于放置待加工零件的间隙。
如图4所示,所述的收口上模包括收口上模内定位芯5和收口上模外定位圈6,所述的收口上模内定位芯5设在收口上模外定位圈6内。所述的收口上模外定位圈6上设有用于零件收口的弧状凹槽,所述的收口上模内定位芯5中间设有用于穿过打料棒的通孔。
上述扩胀收口成型模具的操作如下:
进行扩胀收口成型加工时,先将待加工零件放置在扩胀定位下模上,扩胀上模对待加工零件进行扩胀成型,通过扩胀上模芯和增加的扩胀上模外定位圈保证了扩胀后的产品R圆滑,变形小;然后再将待加工零件放置在扩收口定位下模上,收口上模对待加工零件进行收口成型,在收口上模外定位圈和收口上模内定位芯的工作下,保证了产品的同轴度和收口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33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化气蒸汽发生器支撑板的拉杆结构
- 下一篇:高效节能的可定向发热的取暖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