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铰接式U形抱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3961.9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0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民;曲登伟;耿会良;张吉胜;成富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10 | 分类号: | C21B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钟玉敏 |
地址: | 20044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接 罐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在钢铁厂用于运输钢渣的铰接式U形抱罐车。
背景技术
抱罐车是为冶金工程生产线出渣系统热态钢渣物流运输而开发的机械产品。抱罐车上设有工作机构,可以完成渣罐的装、卸动作,是实现钢渣无轨运输的重要手段。铰接式U形抱罐车是在普通抱罐车基础上改变后部行走系统、工作装置而形成的无轨运输机械,具有装渣罐、卸渣罐、翻渣罐倒渣和载渣罐与渣运输等功能。此种结构的抱罐车较普通抱罐车结构简单紧凑、自重轻;作业重心低、安全性好;装卸罐运行轨迹短,作业效率高;液压系统要求低,降低了功耗,节约了成本,另外铰接式车身结构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转向性能和路面适应能力。
中国发明专利CN201592247U率先公开了一种U形框架抱罐车,它包括牵引头、工作机构和一个U形框架,所述U形框架包括一条横框和两条边框,所述横框通过一中间铰接体与牵引头相连接,两条边框的前端分别与横框的两端固定连接,两条边框的后端各安装有车轮,两条边框上设有用于支撑渣罐的叉口,所述工作机构设置在两条边框上。由于取消了后平台,这种抱罐车可以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小的能耗实现装、卸罐。但这种抱罐车不具有翻罐倒渣功能。
在此基础上,中国发明专利CN201669419U又公开了一种U形抱罐车,它包括前车头、后车架、大臂和大臂油缸,所述前车头与后车架的前端连接,所述大臂的后端与后车架的后端铰接,所述大臂油缸一端与后车架铰接,另一端与大臂铰接,所述后车架的后端和所述大臂均为开口向后的U形框架。后车架后端的U形框架由一扁形方梁与两件边梁组焊而成,大臂的U形框架由一横梁与两件侧臂组焊而成,各侧臂分别与一边梁铰接,所述大臂油缸设有两件,两件大臂油缸分设于大臂两侧,各大臂油缸一端与侧臂铰接,另一端与边梁铰接。所述各侧臂上装设有挂钩和挂钩油缸,所述挂钩铰接于侧臂中部,所述挂钩油缸一端与挂钩铰接,另一端铰接于侧臂的后端部。这种U形抱罐车除装、卸罐动作外,还增加了翻罐倒渣功能,但这种抱罐车的车身结构并非铰接式结构,其后车架与前车头的连接结构属于整体式结构或拖挂式结构。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自重轻、作业重心低、装卸罐运行轨迹短、安全性好的铰接式U形抱罐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铰接式U形抱罐车,包括牵引头、后车架以及装设在后车臂上的工作大臂,所述牵引头通过一中间铰接体与所述后车架连接,所述后车架上装设工作大臂,所述后车架和工作大臂均为开口向后的U形框架,所述工作大臂由一工作横梁和两根工作侧臂构成,所述后车架的U形框架由一车架横梁和两根车架侧臂构成,所述工作大臂的两根工作侧臂与所述后车架的两根车架侧臂一一对应铰接;所述后车架前端铰接有一支撑油缸,所述后车架后端铰接一后支撑体,所述后支撑体上装设有车轮轴,并且所述后支撑体还与所述支撑油缸后端铰接;所述后车架和工作大臂之间连接有倾翻油缸,倾翻油缸的一端与后车架相铰接,倾翻油缸的另一端与工作大臂相铰接;所述工作侧臂的后端设有用于支撑渣罐的叉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铰接于中间铰接体上的起升臂,起升臂后端设有一保温盖,所述起升臂与中间铰接体间连接有一起升油缸,所述起升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起升臂、中间铰接体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铰接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转向油缸,所述转向油缸的一端与所述牵引头铰接,所述转向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铰接体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侧臂上还设有一锁钩件,所述锁钩件与所述工作侧臂铰接,所述锁钩件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叉口位置相对应,所述锁钩件与所述工作侧臂之间设有锁钩油缸,所述锁钩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工作侧臂、锁钩件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抱罐车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后支撑体及支撑油缸。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铰接体的前端通过一竖轴与牵引头相铰接,所述中间铰接体的后端与后车架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两根工作侧臂的后端与两根车架侧臂的后端相铰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铰接式U形抱罐车在使用时通过支撑油缸伸出推动后支撑体,进而使后车架上翘,带动工作大臂使渣罐脱离地面,实现装罐及卸罐动作;倾翻油缸与工作大臂的结合可以实现翻罐动作;并且后车架及工作大臂均为U形框架结构,可以提高装罐、卸罐的效率;此种结构的抱罐车较普通抱罐车结构简单紧凑、自重轻;作业重心低、安全性好;装卸罐运行轨迹短,作业效率高;液压系统要求低,降低了功耗,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39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