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麻醉术后神经损伤的药丸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94534.2 申请日: 2012-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2973799A 公开(公告)日: 2013-03-20
发明(设计)人: 林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 林艳霞
主分类号: A61K36/8969 分类号: A61K36/8969;A61K9/20;A61P2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1041 山东省潍坊***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麻醉 术后 神经 损伤 药丸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麻醉术后神经损伤的药丸。

背景技术

在医疗临床上,麻醉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机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常应用于外科手术等方面,是施行手术时或进行诊断性检查操作时为减轻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创造良好手术条件而采取的方法。根据麻醉剂进入人体的途径,在临床上将麻醉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和基础麻醉,施术方法包括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区域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和表面麻醉等,这些麻醉术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即利用麻醉剂麻醉患者全身或部分神经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受限于麻醉剂的研究水平,以及麻醉过程中的手术器械刺激,目前的麻醉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一,迷走神经反射。包括眼心反射、颈动脉窦反射、迷走-迷走反射;二,肺动脉栓塞。包括血栓,尤以小腿深静脉与股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常见、气栓、脂肪栓、羊水栓、癌栓等;三,术中血流动力学剧烈改变;四,术中低氧血症,主要表现为SPO2下降;五,术中支气管痉挛;六,麻醉中心律失常;七,气管导管堵塞;八,中低体温症;九,急性肺水肿;十,急性脑水肿。这些并发症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手术进行,降低了手术安全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在上述并发症中,尤以对局部神经造成损伤最为普遍,成为麻醉科护理中的工作重点,但目前对麻醉术后神经损伤的治疗与护理,并没有成熟可用的方案,只能期待患者自身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缓慢修复,术后护理周期长,护理效果不明显,给医护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制约了麻醉术后护理的发展。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神经系统与中医传统的经络系统非常相近,神经系统受到损伤,除器械侵伤外,主要是由热壅络脉、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所引发,因此常见血栓、气栓等形成。预防栓体形成、消融栓体,应从致病基理入手,清泄络脉之热,疏通肝腑气血,以清营解瘀、芳香化浊的中药材组方配伍,通过滋养经络、提高神经系统营养供给的方法,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愈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麻醉术后神经损伤的药丸,具有清热利湿、疏肝解瘀、活血散结、芳香化浊之功效,对麻醉过程中器械或麻醉剂导致损伤的神经有极好的修复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用于麻醉术后神经损伤的药丸,制成所述药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黄芪70~90份  白芍60~85份  桂枝55~80份  续断50~65份

防风45~65份  防己45~60份  泽泻40~60份  肉桂40~55份

丹参35~50份  桃仁30~45份  当归25~40份  黄精20~35份

川芎14~25份  川乌10~20份  滑石7~16份  瓜蒌4~12份。

制成所述药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黄芪75~85份  白芍65~80份  桂枝60~75份  续断55~60份

防风50~60份  防己48~58份  泽泻43~56份  肉桂42~52份

丹参38~48份  桃仁34~42份  当归28~38份  黄精24~32份

川芎18~22份  川乌13~17份  滑石9~13份  瓜蒌7~10份。

制成所述药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黄芪80份  白芍72份  桂枝68份  续断58份

防风55份  防己53份  泽泻50份  肉桂47份

丹参43份  桃仁38份  当归33份  黄精28份

川芎20份  川乌15份  滑石11份  瓜蒌9份。

一种用于麻醉术后神经损伤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桃仁、川芎粉碎后研末,过160目细粉,备用。

(2)将丹参用文火炒至表面呈焦黄色,放凉后研末,过160目细粉,备用。

(3)将泽泻用文火翻炒数次后,表面喷洒米醋后继续翻炒至表面焦黄,放凉后粉碎研末,过160目细粉,备用。

(4)将滑石、瓜蒌用细纱布包好,与黄芪、桂枝、防风、肉桂、黄精、川乌一起放入容器中,加入六倍量的水,浸泡12~14小时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四倍量的水,浸泡6~8小时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蒸发浓缩为60℃环境下相对密度1.10~1.15的药膏,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艳霞,未经林艳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4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