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坝施工质量实时监控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4808.8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4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彭华;周绍武;林恩德;张攀峰;李俊平;李仁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英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胡红林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洪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施工 质量 实时 监控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质量的监控,具体地指一种混凝土坝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在大型基建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产品不可复制,其施工工艺稳定性较差,工艺复杂、过程数据采集量大,行业内一直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对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数据进行有效管理,致使施工过程工艺数据难以保持完整性、准确性、实时性和一致性,施工过程的重要数据不能回溯和有效分析,无法有效控制和管理施工工艺过程,也不能形成有效的知识积累,支持工艺流程的持续改进与优化。
目前,现有技术从设计上和施工方法方面来研究混凝土坝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许多质量保证措施,也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但传统的管理方法存在效率低、差错大、信息反馈慢、缺乏综合分析手段等问题,往往很难全面达到管理要求。如何提高工程质量,提高施工过程管理水平,使施工生产过程能够达到制造业工业化的管理水平,不仅是基建施工行业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管理问题,也是提高混凝土坝质量的关键所在。
目前针对在混凝土坝的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方法不成熟,主要体现在:
一、监控手段落后
由于受到施工现场的条件制约,现有的混凝土坝质量监控,除了局部有应用视频监控、工业控制系统的环节外,普遍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监控方法,即监理或施工单位质检员现场跟踪、手工登记,事后登录进入计算机的跟踪管理模式。
二、监控内容不全面
现有的质量监控手段主要侧重于某个或某些环节的管理,如: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监控、或者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质量监控,缺少从原材料开始的一条龙的全过程跟踪与处理方法。这种分阶段的监控方法,缺少信息的关联性与可追溯性。
三、监控信息反馈不及时
由于监控手段的落后,监控手段的分散,导致质量跟踪信息反馈不及时,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现场的过程质量,无法实现精细化的质量管理。
四、现有的监控方法不适用于混凝土拱坝施工监控
公开号为 101866172A的中国专利《基于RFID技术的混凝土质量监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公开了一种的混凝土质量监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混凝土质量监控系统主要以商品砼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为核心的质量监控模式,通过RFID监控混凝土在物流过程中所处的时间和位置信息,并没有完全实现在原材料、生产、运算、浇筑和温度控制过程中对混凝土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因为在混凝土坝施工中,无法全面获取混凝土的质量信息。因此,该技术方案并不适用于混凝土坝的施工组织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混凝土坝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及方法,实现在混凝土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数据的全面管理和分析,达到对混凝土坝施工质量的全面管控与精细化管理,实现混凝土坝施工全程质量可追溯。
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坝施工质量实时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每一批原材料的信息,采集拌合楼生产混凝土的信息,采集运输车和缆机运输混凝土的信息,采集每个浇筑仓内的混凝土浇筑信息,采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信息;接收并存储原材料的信息、混凝土的生产信息、混凝土运输信息、混凝土浇筑信息和混凝土温度信息,并将所述信息传输至监控端;监控端实时显示所述接收的信息。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混凝土坝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系统,用于实现上述的监控方法。
本发明实时采集混凝土的原材料、生产、运输、浇筑、温度控制的过程中的数据,通过分析上述过程中混凝土的数据,了解施工工艺各个环节的质量,从而最终控制好整个混凝土坝的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混凝土坝施工质量实时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混凝土坝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混凝土坝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对数据的处理和传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按坝段-坝块-仓等层级结构,对某混凝土坝实体结构物进行WBS编码和自编码。如表1所示。WBS编码表示结构物层级关系,采用4位一级,上级编码为下级编码的前缀;自编码根据业务管理需要,可以自行定义,原则上上级编码为下级编码的前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英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英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48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化气钢瓶安全角阀
- 下一篇:一种阻尼缓冲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