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度可调的磨轧辊消振砂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6333.6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1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严光华;孔德轮;严亮;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堰苏蒙砂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3/00 | 分类号: | B24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度 可调 轧辊 砂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磨料磨具,特别是一种硬度可调的磨轧辊消振砂轮。
背景技术
用于制造汽车壳体的钢板表面质量要求很高,其表面质量主要取决于轧制时所用轧辊表面质量。轧板机中的轧辊直接与所轧钢板接触,轧制过程存在微量磨损,当轧辊磨损达到一定量必须作修磨才能继续使用,修磨采用外圆磨削工艺。轧板机上的轧辊有主轧辊、支承辊和牵引辊之分,因功能不同,所用材质有很大区别。不同品种的金属材料硬度差别较大,修磨不同轧辊需配置相适应硬度的砂轮才可能得到预期质量。若修磨的轧辊硬度与所配置的砂轮硬度不匹配,磨削过程中产生微量振动,在修磨后的轧辊表面留有可见振痕,这些有可见振痕的轧辊用于轧制钢板,必然将振痕印在产品表面,直接降低所轧钢板表面质量等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磨轧辊砂轮单体硬度固定不变,通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在磨削过程硬度可调的磨削轧辊消振砂轮,该砂轮组分合理、制作容易、磨削比大。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硬度可调的磨轧辊消振砂轮,其改进之处在于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量如下:
白刚玉45%~60%
单晶刚玉5%~20%
黑碳化硅5%~15%
酚醛树脂液2%~4%
酚醛树脂粉5%~8%
环氧树脂液0.5%~3%
钠盐4%~8%
冰晶石粉2%~10%
硫铁矿粉2%~10%。
上述组分中的纳盐是碳酸钠,或者是硫酸钠,也可以使用氯化钠。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纳盐是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纳的混合物,混合按重量百分比计量如下:碳酸钠10%~40%、硫酸钠30%~60%和氯化纳20%~5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组合合理,原料易购,生产工艺简便。
2、磨削轧辊时冷却液中的水对砂轮组分中的纳盐起到溶解作用,控制冷却液流量就能控制纳盐溶解速度。纳盐被水逐步溶解过程,就是树脂粘结剂对磨料的粘结强度减小过程,此过程实现可控降低砂轮硬度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硬度可调的磨轧辊消振砂轮,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量如下:白刚玉45%~60%、单晶刚玉5%~20%、黑碳化硅5%~15%、酚醛树脂液2%~4%、酚醛树脂粉5%~8%、环氧树脂液0.5%~3%、钠盐4%~8%、冰晶石粉2%~10%和硫铁矿粉2%~10%。
下面通过调整组分份量的不同实施例来验证本发明。
硬度可调的磨轧辊消振砂轮实施例组分份量配置表:
注:实施例4所用纳盐为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各占三分之一量的混合物。
上述实施例的组分在允许范围作了相应调整,全部达到预期质量指标,其中实施例3是最佳配比。本发明对成型工艺没有特别要求,用常规成型工艺就可以实现生产。实施例共4项,在同等工况条件下,分别磨削材质为高铬钢、碳素钢、铸钢的轧辊,磨削过程中通过调节冷却液的流量来调节砂轮表面硬度。由于本发明在磨削过程中借助冷却液调节砂轮硬度,易做到与所磨轧辊硬度相匹配,磨削过程不会发生振动,所以容易做到磨削效率高、磨削比大,磨削后轧辊表面光洁,无振痕。本发明通用性强,大大减少用户配置轧辊磨床的数量,同时也大大减少频繁更换砂轮的劳动量和辅助工时,有利于提高磨削轧辊的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堰苏蒙砂轮有限公司,未经姜堰苏蒙砂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63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式分线接线端子模块
- 下一篇:一种新型网线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