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接口接地特征的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6402.3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4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M·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吴艳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接口 接地 特征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接地特征以提高电性能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满足数字化通讯需求,通常希望通讯系统和设备在较小的空间内具有较高的数据流量。因此,互连电路板和其他电元件的电连接器应以高接触器密度处理高信号速度。使用上述电连接器的一个应用环境是在高速、差分电连接器中,例如通常在无线电通讯或计算环境中的那些。在传统方法中,两个电路板在底板和子卡配置中使用安装到每个电路板的电连接器彼此互连。
这种互连的至少一个问题区域是两个电连接器之间的接口。在某些情况下,电连接器包括导电罩,例如其可为电连接器的的壳体。当电连接器配合在一起时,壳体也电耦接,从而在电连接器之间建立返回路径。但是由于例如电连接器的制造公差或者电连接器之间的不期望的颗粒(例如泥土或灰尘),沿着电连接器之间的接口存在空隙。这些空隙会对连接器组件的电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改善两个电连接器之间的配合接口处的电互连。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电连接器包括具有导电表面的连接器主体,所述导电表面配置为与配合连接器的接合侧相对。电端子由连接器主体保持并且沿着导电表面定位成阵列,其中相邻端子由沿着电端子之间的导电表面共同形成交错接收区域的空隙分隔开。接地接触器与导电表面耦接并且位于相应的空隙内。接地接触器包括弯曲部分,其配置为在配合操作期间当配合连接器被耦接到电连接器时,被压缩在导电表面与配合连接器的接合侧之间,并且接地接触器配置为电耦接导电表面和配合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形成的、包括接地特征的电连接器组件;
图2为根据一个实施例形成的电连接器和接地矩阵的透视图;
图3为可与图2中的电连接器一起使用的端子以及可存在于图1的连接器组件内的接触点的布置的示意图;
图4为可与图2中的电连接器一起使用的接地矩阵的部分放大透视图;
图5为可与接地矩阵一起使用的接地接触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单独视图;
图6为具有位于交错接收区域内的接地矩阵的电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7为更详细地示出接地矩阵的放大透视图;
图8为可用于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电端子的透视图;
图9为在配合操作之后彼此接合的电端子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包括电连接器和具有接地特征的连接器组件。例如,示例性的连接器组件包括配置为互相配合的两个电连接器以及配置为在两个电连接器之间建立返回路径的接地特征。接地特征沿着电连接器的相应导电表面之间的配合接口放置。接地特征可包括与至少一个导电表面接合的接地接触器。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接地接触器以网状形式互连在一起以形成接地矩阵。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地接触器不互连,而是单独位于例如一个导电表面上。接地接触器可包括弯曲部分,其彼此独立地移动,从而使导电表面通过多个接触点电连接。
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电连接器组件100。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2,104以及由电连接器102保持的接地矩阵106。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4可保持接地矩阵106。电连接器102,104配置为彼此接合,并且在配合操作期间在其间建立电连接。(为了区分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可将第一电连接器102称为头连接器,且可将第二电连接器104称为配合连接器)。如图所示,连接器组件100相对于互相垂直的轴191-193来定向,轴191-193包括配合轴191和横轴192,193。
电连接器102具有安装侧110和接合侧112,并且电连接器104也具有安装侧114和接合侧116。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安装侧和接合侧110,112沿着配合轴191面向相反的方向,并且安装侧和接合侧114,116也面向相反的方向。同样地,电连接器102,104的特征在于竖直连接器。但是,在替代的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2和104可为直角连接器,其中各自的安装侧和接合侧面向彼此垂直的方向。安装侧110,114配置为分别接合电元件,例如电路板(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64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媒体移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越车数据流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