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油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9026.3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0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金承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13/00 | 分类号: | F02D13/00;F02P5/04;F02D41/04;F02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 发动机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发动机的汽油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
测量曲轴转速的曲轴旋转传感器;
测量冷却液温度的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发动机爆震传感器;
气门正时机构;
发动机点火装置;
空气/燃油控制器;以及
分别从所述曲轴旋转传感器、所述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发动机爆震传感器获取曲轴转速、冷却液温度和爆震信息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确定发动机中流动的燃油等级和冷起动调整系数,
所述控制器基于燃油等级和冷起动调整系数确定燃油/冷起动调整系数,
当确定的燃油/冷起动调整系数不是预定的参考燃油/冷起动调整系数时,所述控制器根据确定的燃油/冷起动调整系数控制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所述发动机点火装置和所述空气/燃油控制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
当确定的燃油等级不是参考等级且基于所述发动机爆震传感器的爆震信号控制的发动机的点火正时的延迟值不大于预定参考延迟值时,所述控制器确定不点火且输出故障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发动机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冷却液温度设定冷起动调整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油发动机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测量曲轴的转速根据转速的变化程度来设定燃油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油发动机控制系统,其中,当满足发动机的冷起动条件时,控制器根据预定时间内测得的曲轴转速的变化程度来确定燃油等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发动机控制系统,其中,当确定的燃油等级不是参考等级且基于所述发动机爆震传感器的爆震信号控制的发动机的点火正时的延迟值大于预定参考延迟值时,所述控制器根据确定的燃油/冷起动调整系数控制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所述发动机点火装置和所述空气/燃油控制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油发动机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确定的燃油/冷起动调整系数通过控制所述气门正时机构的操作减少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油发动机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确定的燃油/冷起动调整系数通过控制所述发动机点火装置的操作延迟发动机的点火正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油发动机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确定的燃油/冷起动调整系数通过控制空气/燃油控制器的操作增大空气/燃油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油发动机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确定的燃油/冷起动调整系数通过控制所述发动机点火装置的操作延迟发动机的点火正时,并且根据确定的燃油/冷起动调整系数通过控制所述空气/燃油控制器的操作增大空气/燃油比。
10.一种控制汽油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方法,该系统包括:配置为测量曲轴转速的曲轴旋转传感器、配置为测量冷却液温度的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发动机爆震传感器、气门正时机构、发动机点火装置、空气/燃油控制器以及配置为分别从所述曲轴旋转传感器、所述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发动机爆震传感器获取曲轴转速、冷却液温度和爆震信息以控制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所述发动机点火装置和所述空气/燃油控制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的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测量冷却液温度;
当满足车辆的冷起动条件时设定冷起动调整系数;
测量预定时间内的发动机转速的变化;
基于测得的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设定燃油等级;
基于所述冷起动调整系数和所述燃油等级设定燃油/冷起动调整系数;以及
当确定的燃油/冷起动调整系数不是预定的参考燃油/冷起动调整系数时,根据确定的燃油/冷起动调整系数控制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所述发动机点火装置和所述空气/燃油控制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检测汽油发动机的爆震信号确定点火正时延迟值,当确定的点火正时延迟值不大于预定参考延迟值时,确定为不点火且输出故障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的燃油等级不是参考等级且基于所述发动机爆震传感器的爆震信号控制的发动机的点火正时的延迟值大于预定参考延迟值时,根据确定的燃油/冷起动调整系数控制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所述发动机点火装置和所述空气/燃油控制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90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