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于汽车燃油箱上的碳罐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0164.0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1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殷红敏;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汽车 燃油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燃油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乘用车汽油车辆的碳罐总成。
背景技术
国内大多数车型碳罐总成固定有如下几种方式:1、碳罐总成固定于发动机舱内;2、碳罐总成固定于前大灯内侧;3、碳罐总成固定于油箱前端或底盘下面合适位置;4、碳罐总成与燃油箱内燃油泵总成集成;
上述方式分别存在如下问题:
1、发动机舱内温度较高,条件较复杂,温度高导致燃油蒸汽温度升高,不利于碳罐吸附和脱附功能的发挥;舱内管路走向较复杂,不利于整车布置;2、前大灯内侧,空间局促,不能应用于多数乘用车,且管路走向较长,不利于整车成本控制;3、底盘下面,因为环境恶劣(灰尘、石击等),对碳罐总成的固定(需要增加保护装置)及碳罐通气的质量要求较高;4、而集成于燃油泵后,维修成本大大增加,固定结构及密封性要求较高,而且碳罐容积有限,不利于应对更高燃油蒸发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碳罐总成布置上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碳罐总成安装方式,即一种安装于汽车燃油箱上的碳罐总成,用于乘用车汽油车型。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安装于汽车燃油箱上的碳罐总成,包括燃油箱总成和碳罐总成,改进在于:燃油箱总成和碳罐总成连接成一整体;
所述燃油箱总成的上端面后部的一侧设有内凹的碳罐总成的安装位置,在安装位置一侧设有两个碳罐固定焊件,所述碳罐固定焊件上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嵌设有金属套;在安装位置的中央设有碳罐卡接卡座;
所述碳罐总成的一侧边设有两个碳罐固定支架;碳罐固定支架与碳罐固定焊件配合,用螺栓固定;碳罐总成的底面中心设有碳罐卡接槽,碳罐卡接槽与碳罐卡接卡座配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通过碳罐总成上卡接槽与燃油箱总成上碳罐卡接卡座卡接,碳罐总成通过安装螺栓穿过嵌有金属套的碳罐固定支架与燃油箱上碳罐固定焊件连接。碳罐总成位于燃油箱总成的后部上端,避免外界灰尘和石击的风险;双保险的固定方式,确保碳罐总成固定的可靠;碳罐固定支架内嵌金属套,避免螺栓安装时对支架的损伤。可以说是,本实用新型集成了背景技术内的固定方式的优点,尽量避免了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碳罐总成固定处的横剖视图。
图4为碳罐总成卡接处的纵剖视图。
图中:燃油箱总成1、碳罐总成2、碳罐固定支架3、螺栓4、碳罐固定焊件5、金属套6、碳罐卡接槽7、碳罐卡接卡座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4,一种安装于汽车燃油箱上的碳罐总成,包括燃油箱总成1和碳罐总成2,改进在于:燃油箱总成1和碳罐总成2连接成一整体;燃油箱总成的上端面后部的一侧设有内凹的碳罐总成的安装位置,在安装位置一侧设有两个碳罐固定焊件5,碳罐固定焊件上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嵌有金属套6;在安装位置的中央设有碳罐卡接卡座8。
碳罐总成2的一侧边设有两个碳罐固定支架3;碳罐固定支架3与碳罐固定焊件5配合,用螺栓4固定;碳罐总成2的底面中心设有碳罐卡接槽7,碳罐卡接槽7与碳罐卡接卡座8配合固定。
安装时,碳罐总成2首先卡接在燃油箱总成1上端面后部的内凹的碳罐总成的安装位置,再用螺栓4穿过内嵌金属套6与燃油箱上的碳罐固定焊件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0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机车牵引电机用子午加速轴流冷却通风机
- 下一篇:风扇防盐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