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打螺丝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0782.5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8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夏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展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云腾 |
地址: | 52371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螺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打螺丝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打螺丝机。
背景技术
在家电产品、机械产品、低压电器产品以及电脑机箱的组装等产品的装配过程中,采用螺钉连接时最常见的方式,因此,在这些产品的装配过程中,打螺钉便成为一种最基本的操作。在传统的装配工艺中采用手动螺丝刀拧螺钉对产品进行装配,这种原始的手动操作方式需要较多的装配人员,其劳动效率低,产量低,操作不一致,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后来人们发明了适应大批量生产以及机械化操作的电动螺丝刀。这种电动螺丝刀的出现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使用这种电动螺丝刀,从实际操作来看,这种电动螺丝刀一方面仍需用手工来配合,无法实现自动送钉,因此,劳动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较小的螺钉来说,用手抓取并将其放在螺孔口上,再用电动螺丝刀拧入时其困难较大,主要原因是螺钉较小,不便操作。现有的这些打螺丝的方式不能适应机械化和自动化大规模生产、装配的需要,因此,人们迫切希望一种自动打螺丝机问世,以便满足当前机械化和自动化大规模的生产和装配的需要。
现有的自动打螺丝机虽然能自动打螺丝,但是只具有一个打螺丝的载物装置,一个产品打螺丝完成之后,需要暂停打螺丝,取下完成后的产品再放上另一个待加工的产品之后才可开始打螺丝,浪费了时间,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打螺丝机,能满足当前机械化和自动化大规模生产和装配的需要,连续生产作业,节省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产品的装配质量和产量,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打螺丝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台面上设有两个相同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含导轨机构和设置于所述导轨机构上的载物机构;所述移动装置的上方设有打螺丝机构和压料机构,所述打螺丝机构和压料机构设置于一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活动设置于一滑轨机构上,所述打螺丝机构包含电批、第一气缸、导滑块和与导滑块匹配的导杆,所述导滑块沿着导杆滑动,所述电批固定于所述导滑块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气缸杆固定连接导滑块的顶部;所述压料机构包含第二气缸和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气缸杆固定连接的压块。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机构包含两导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的滑块和设置于两导轨之间的第一螺杆,所述滑块下部设有与所述导轨相匹配吻合的导轨槽,所述第一螺杆连接第一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的两侧部设有均设有导滑槽,所述滑块内部两侧设有与所述导滑槽相匹配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机构下部设有一与所述第一螺杆相匹配的带有螺纹的通孔,所述第一螺杆一端连接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活动连接设置于所述机架端部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于两导轨之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机构包含两滑轨和设置于两导轨之间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连接第二电机,所述固定板下部设有一与所述第二螺杆相匹配的带有螺纹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捷,使用方便,具有两组载物装置,在使用中,其中一个待加工的产品在打螺丝的过程中,可以将另一个待加工的产品放置到另一载物装置上,以便所述打螺丝机可以连续作业,降低了装配成本,全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机架10、移动装置20、导轨机构21、导轨211、导滑槽2111、滑块212、凸起2121、第一螺杆213、第一电机214、支撑块215、载物机构22、打螺丝机构30、电批31、第一气缸32、导滑块33、导杆34、压料机构40、第二气缸41、压块42、固定板50、滑轨机构60、滑轨61、第二螺杆62、第二电机63。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展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康展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07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