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棒材冶炼引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1005.2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8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万军平;王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衡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8 | 分类号: | B22D1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棒 冶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炼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棒材冶炼引铸装置。
背景技术
通用的棒材制备方式,是利用一种冶炼设备,是将金属放在一个坩埚里,通过高温后融化后,让金属溶液流过坩埚底部的一个模具(一个有圆孔的石墨管),经过冷凝,形成棒材。
金属溶液在流模具时,在冷凝的过程中,需要引铸。引铸是在金属冶炼前,先把一个不锈钢棒插入模具圆孔,等金属融化后,部分溶液接粘到不锈钢前段,然后在不锈钢下端,用两个通过压力紧靠到一起的滚轮夹紧不锈钢,通过马达带动滚轮转动,从而拉动不锈钢棒,逐渐将金属棒引铸下来。
传统技术中就一个不锈钢棒,前段有螺纹,以便于金属溶液容易形成粘合,缺点主要是不锈钢棒容易打滑,使引铸失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易引铸且实用性高的金属棒材冶炼引铸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棒材冶炼引铸装置,包括一不锈钢棒,不锈钢棒前端设有螺纹,所述不锈钢棒后端还连接若干表面硅胶的引棒,所述若干引棒依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不锈钢棒后端设有螺孔,引棒一端为连接螺孔的螺纹端,另一端也设有与螺纹端连接的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棒的表面滚花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棒的长度为5厘米,引棒为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引棒表面注塑有硅胶,硅胶摩擦力大,引铸时容易引铸,不容易打滑;组合不同数量的引棒,可调整出不同长度的引棒,满足不同高度、不同规格的冶炼设备使用,兼容性较好,通用性高;当开始引铸时,随着引棒向下运动,可逐渐拧下下端的引棒,随时调整引棒长度,防止顶住其他东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引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图2出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棒材冶炼引铸装置的实施方式:包括一不锈钢棒1,不锈钢棒1前端设有螺纹2,所述不锈钢棒1后端还连接若干表面硅胶的引棒3,所述若干引棒3依次连接。引棒3表面涂覆硅橡胶粘结剂,才有注塑模具将硅胶注塑到四周,硅胶在在160-190℃温度条件,及10-25MPA的压力条件下,附着到引棒3上,所述不锈钢棒1后端设有螺孔4,引棒3一端为连接螺孔4的螺纹端5,另一端也设有与螺纹端5连接的螺孔4。将表面注塑有硅胶的引棒3,拧到不锈钢棒1后端。通过几个引棒3相互拧紧,可组合出不同长度,所述引棒3的表面滚花处理,所述引棒3的长度为5厘米,引棒3为不锈钢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衡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衡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1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数控车床床身
- 下一篇:一种套筒卷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