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力管道穿外墙预埋钢套管的防水系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1585.5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6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陆景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F16L5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3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力 管道 外墙 钢套 防水 系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伸缩的热力管道穿外墙预埋钢套管的防水系统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集中供热事业的大规模发展,高效、节能的热力管网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热力管道在运行时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热胀冷缩,产生位移。这样热力管道穿设备井室及建筑外墙时,多采用柔性防水预埋钢套管处理,以满足热力管道具有伸缩性及维修性要求。
常规的预埋钢套管防水做法有标准图集(国标、地方标准),这类柔性防水套管除了外部翼环,内部止水环板,迎水面均设法兰盘(生产厂家有定型产品)。应用于热力管道预埋钢套管的防水做法都采用法兰接头方式做防水处理,这种方法施工成本高、加工定做周期长,现场施工复杂,存在渗水现象。故亟待有更好的方式方法和更好的防水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力管道穿外墙预埋钢套管的防水系统结构,其改变了现有技术的结构形式,使用效果更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热力管道穿外墙预埋钢套管的防水系统结构,包括有:一钢套管,预埋在外墙内,钢套管两侧端带有翼环,钢套管外侧中间设一组止水环;一热力保温管,穿过钢套管后固定;在钢套管两端翼环的外侧设有环形挡板;所述的钢套管及热力保温管之间留有间隙段,由设在钢套管两端的挡板封堵在两侧,在该间隙段中填满功能材料,该功能材料至少包括有一组遇水膨胀橡胶条层,还同时包括有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层和沥青麻丝混合材料层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的材料层;至少在墙体的迎水面处的挡板的外侧设有支承用垫块;在外侧墙体与热力保温管的交界区域段铺设有防水卷材,在拐角处,该防水卷材做有一组褶皱;在防水卷材外有一层保护层;位于拐角防水卷材褶皱部位外侧缠紧有局部加强保护板。
所述支承用的垫块采用聚乙烯块材或挤塑聚苯块材。
所述保护层为聚乙烯塑料片材层。
所缠紧的局部加强保护板为聚乙烯板材或挤塑聚苯板材。
在钢套管两侧端翼环的内侧设有锚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防水卷材在拐角处的褶皱,能够保持防水卷材松弛,保证热力管道能够伸缩及方便维修换管;
2、防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能满足热力管网运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热力管道穿外墙预埋钢套管的防水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箭头方向代表迎水面)。
图2 为图1中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箭头方向代表迎水面)。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热力管道穿外墙预埋钢套管的防水系统结构的基础部件是钢套管1及穿进预埋钢套管的热力保温管2。所述的钢套管1预埋在外墙内且两侧带有翼环101、中间设一组止水环102。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在于:在钢套管两端翼环101的外侧设有环形挡板3;至少在墙体迎水面环形挡板3的外侧再设有支承用垫块4;在外侧墙体与热力保温管的交界区域段铺设有防水卷材5,位于拐角处的防水卷材具有褶皱;在防水卷材5的外侧有覆有一保护层6;并在防水卷材5的褶皱部位的外侧缠紧有局部加强保护板7。
所述的钢套管1及热力保温管2之间留有间隙段,由设在钢套管两端的环形挡板3封堵在两侧,在该间隙段中填满功能材料,该功能材料至少包括有一组遇水膨胀橡胶条层,还同时包括有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层和沥青麻丝混合材料层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的材料层。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是同时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条层8、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层9和沥青麻丝混合材料层10;沥青麻丝混合材料层10设置在止水环下方的中心区域段,由沥青麻丝混合材料层10的两侧向外依次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条层8、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层9。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伸缩管道安装法兰盘防水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以及渗水等问题,防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运行管理费用低,能够满足热力管网运营要求。
上述各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加以若干变化,故以上的说明所包含及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应视为例示性,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15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电筒支架
- 下一篇:一种63路E1同时测量的PTN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