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铰链门用叉子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1781.2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1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朱珊;柯旭;史高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14 | 分类号: | E05B65/14;E05B1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 叉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锁,确切的说,是一种用于轨道车辆铰链门上的叉子锁。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轨道车辆中,常常使用轨道式拉门及铰链门作为车辆的外设门,而其中铰链门的门锁多采用锁舌锁加以锁闭,在轨道车辆中采用的锁舌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只靠主锁舌将门锁闭,没有其他辅助装置,另一种除了设置主锁舌之外,还设有保险锁舌加以辅助锁闭,使用锁舌锁锁闭时,锁舌与锁挡首先面接触,然后锁舌表面顺着锁挡滑动后锁闭到位,这样长久使用后,锁舌与锁挡磨损严重。轨道车辆门因其严格的密封要求,在门扇与门框之间通常设有密封胶条。在关闭铰链门扇时,关门力的大小与密封胶条的压缩量为正相关作用,当关门力较小时,密封胶条压缩不充分,导致锁舌没有完全伸入锁档而与锁档形成力而将门扇锁闭。这种锁闭情况下锁舌与锁挡的搭接量将小于门锁设计的搭接量,造成门扇的锁闭不可靠,存在着巨大的事故隐患。现在还有一种锁具在锁挡中加入微动开关,当保险锁舌接触到开关后,发出保险锁紧信号,但是微动开关的安装位置与理论位置差别较大,导致信号的发出并不准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闭充分、磨损小、安全系数高、锁闭信号发出准确的门锁。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加以实现:
一种铰链门用叉子锁,所述的叉子锁包括锁体、锁挡,所述锁体包括锁叉、锁销杆、大把手、小把手,在锁叉上设置锁叉扭簧,锁叉与锁销杆相接触,在大把手上设置拨块,所述叉子锁还包括解锁块,所述解锁块与大把手同轴设置且解锁块的上端伸入锁销杆下部设置的槽中,在解锁块的下端设置凹口,在所述小把手上同轴设置棘爪,所述棘爪与解锁块上的凹口相适应。
所述的拨块设置在解锁块上设置的槽内。
所述锁销杆在与锁叉的接触端上设置供锁叉的后部楔入的槽,在其另一端设置压簧。
所述的大把手的转动角度范围为-30°~45°。
所述的叉子锁还包括保险指示装置,所述的指示装置包括微动开关和微动开关压杆,所述微动开关与微动开关压杆设置在锁挡中,在锁体的对应位置上设置微动开关触发杆。
所述的棘爪下部设置凸起,所述的凸起与微动开关触发杆相接触。
所述大把手、小把手、棘爪、微动开关触发杆及微动开关压杆上设置令其自复位的弹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锁叉代替传统的锁舌进行锁闭,在保证了锁闭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了减小了锁叉与锁挡的磨损,延长了锁的使用寿命;且利用操作大把手实现开锁与上保险两种动作,使得操作更为简易,同时设置微动开关触发杆对微动开关部分进行操作,保证了保险锁紧信号发出的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体在正常开启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体在上锁情况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上保险情况下的示意图。
其中1-锁叉、2-锁叉扭簧、3-锁销杆、4-扭簧、5-拨块、6-大把手、7-解锁块、8-棘爪、9-小把手、10-微动开关触发杆、11-微动开关压杆、12-微动开关、13-锁挡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具体而言,是一种用于轨道车辆上的铰链门上的叉子锁,所述的叉子锁包括安装在门扇上的锁体与安装在门框上的锁挡组成,在所述锁挡内设置锁挡销13,所述锁体包括锁叉1、锁叉扭簧2、锁销杆3、扭簧4、拨块5、大把手6及解锁块7,所述锁叉1上设置轴,所述的轴卡在锁体上设置的轴套上,这样一来所述的锁叉1可以在锁体的X轴向进行转动,在锁叉的轴上设置锁叉扭簧2,通过锁叉扭簧2将锁叉1的初始位置固定为以锁体为基准的斜向外张口状态,所述大把手6与解锁块7同轴设置,在大把手6上设置拨块5,在解锁块上设置槽,所述的拨快5设置在槽内,这样当大把手6进行小角度转动时,解锁块7保持不动,避免了由于误操作引起的安全隐患。所述锁销杆3设置在锁体上设置的滑动凹槽内并可以在凹槽中自由的左右滑动,在锁销杆3与锁叉1接触的端上设置有供锁叉1后部楔入的槽,另一端设置扭簧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17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