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式窑炉余热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1951.7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5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国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贡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式窑炉 余热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对建材砖瓦、陶瓷行业常用的隧道窑(陶瓷行业是辊道窑)产生的热量进行转换的换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隧道式窑炉余热锅炉,该锅炉将其余热转化为次中温中压蒸汽或中温中压蒸汽来发电或热电联产,也可转化为低温低压蒸汽供暖及其它用途,最终实现节能减排。
背景技术
隧道式窑炉是我国砖瓦、陶瓷行业重点推广的高效焙烧窑炉,其特点是产量大、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烧成参数可控。由于砖瓦、陶瓷的高温烧成和产量大的特点决定了隧道式窑炉的冷却带有大量的高品位余热。由于砖瓦、陶瓷企业的余热只能用于砖坯干燥或加热水来洗浴、冬季供暖,大量的余热只能排放;并且砖坯干燥和加热水只需150~300℃的温度,企业一般是将500℃及以上的高温烟(风)降低温度后利用,违背了余热“高质高用、梯级利用”的原则。砖坯的干燥主要是蒸发砖坯中的水分,利用隧道窑100~200℃的余热足够干燥所需热量;若直接利用隧道窑高品位余热用于干燥,则会导致干燥窑热量过剩,同时大大地降低余热的利用价值,使隧道窑的能源浪费转移到干燥窑;干燥窑能源损失量大,而能量品位又低,散失了余热再利用的价值。另外由于隧道式窑炉是冷却带进风(可把冷风加热后助燃),预热带排烟,高温区域不能大量排烟(风),采用传统的对流换热式余热锅炉结构,把高温烟 气抽出窑炉换热的方式,将破坏窑炉的烟风压力平衡,最终导致烧成温度无法控制在±20℃的范围,致使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式窑炉余热锅炉,以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锅炉应用于砖瓦行业(包括耐火材料)的隧道窑和陶瓷行业的辊道窑,在不改变窑内压力平衡、不改变窑炉结构和空气供应量的前提下把余热转化为蒸汽的热能,热效率高、可根据用户需求设定压力和温度、密封效果好,安装维护方便、运行稳定可靠、无二次污染、无燃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隧道式窑炉余热锅炉,具有钢架梯台15,钢架梯台15上设有除氧水箱13,除氧水箱13依次与给水泵6、省煤器16相连接。其中在窑炉冷却段依次设置有第二级蒸发换热装置7、第三级蒸发换热装置11、第四级蒸发换热装置12、省煤器16,第一级蒸发换热装置2位于窑炉保温段,其中第一级至第四级蒸发换热装置2、7、11、12均设置在窑炉顶部。第一至第四级蒸发换热装置2、7、11、12出口端分别通过上升管9与锅筒8相连接,并通过下降管10将锅筒8分别与第一至第四级蒸发换热装置2、7、11、12进口端相连接,使第一至第四级蒸发换热装置2、7、11、12与锅筒8之间形成4个不相连通的循环回路。锅筒8还依次连接有低温过热器5、减温器4、高温过热器3、过热蒸汽集箱1,其中低温过热器5和高温过热器3位于窑炉保温段顶部、第一级蒸发换热装置2的低温侧,过热蒸汽集箱1靠近高温过热器出口端。
第一至第四级蒸发换热装置2、7、11、12、低温过热器5和高温过热器3 的换热管屏均为膜式壁结构。
省煤器16为蛇形管结构。
在给水泵6和省煤器16之间串接有给水集箱17,给水集箱17靠近窑尾的省煤器进口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隧道式窑炉余热锅炉遵循“梯级利用”原则,通过辐射换热原理,在不改变窑内压力平衡、不改变窑炉结构和空气供应量的前提下把余热转化为蒸汽的热能,热效率高、可根据用户需求设定压力和温度、密封效果好,安装维护方便、运行稳定可靠、无二次污染、无燃料成本。在冷却段安装换热装置,主要吸收200℃以上的高品位热量,而对200℃以下的热量则用于砖坯干燥,这样既不影响生产现状,也可避免高品位能量的降级利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1、过热蒸汽集箱;2、第一级蒸发换热装置;3、高温过热器;4、减温器;5、低温过热器;6、给水泵;7、第二级蒸发换热装置;8、锅筒;9、上升管;10、下降管;11、第三级蒸发换热装置;12、第四级蒸发换热装置;13、除氧水箱;14.除氧塔;15、钢架梯台;16、省煤器;17、给水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国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国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19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