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注浆孔口封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2135.8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7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韩竹东;熊祖堂;祝世平;何世达;王顺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晓林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孔口 封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注浆孔口封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山帷幕注浆工程中,钻孔一般较深,相应注浆压力较大,注浆总压力可达10MPa以上,如何进行孔口封闭实施高压注浆并确保射浆管不被浆液抱死,直接关系注浆施工质量和施工孔内安全。矿山帷幕注浆钻孔吸浆量较大,射浆管下入孔内时间较长,在高压作用下若长时间不能活动必然增加抱管概率,现有的技术方案:一是使用简易孔口装置连接PVC管等柔性塑料管做射浆管,一次利用,不仅造成材料浪费,而且增加复注时扫孔的难度;二是将止浆塞下入孔内进行止浆,但矿山帷幕地段一般岩溶发育、岩石破碎,极易产生浆液绕流,止浆失效导致止浆塞被埋住,造成埋钻事故,增加施工风险且不能使上部注浆段得到反复充填;三是,一般封闭装置承受压力不够或存在封闭不严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压注浆孔口封闭装置,能够耐受高压并保证注浆过程中射浆管可自由活动以避免埋管。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高压注浆孔口封闭装置,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压紧块、钢管体、射浆管,压紧块的下部与钢管体上端丝扣连接,钢管体内设置有固定挡板,压紧块与固定挡板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与钢管体相匹配的活动垫板和橡胶塞,钢管体下部的侧壁设置有回浆口,压紧块、活动垫板、橡胶塞、固定挡板均开有中央通孔,射浆管贯穿安装在压紧块、活动垫板、橡胶塞、固定挡板各部件的中央通孔中;所述压紧块的上部为夹持调节部,夹持调节部周向呈多边形结构。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如下:
1)、该高压注浆孔口封闭装置,避免在孔内下置止浆塞,减少事故风险;
2)、该高压注浆孔口封闭装置,便于使用刚性材料做射浆管,重复利用可节约材料;
3)、该高压注浆孔口封闭装置,可利用钻机的提升能力提动或轻微转动射浆管,降低抱管概率;
4)、该高压注浆孔口封闭装置,承受压力较高,可达15MPa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压紧块、2-活动垫板、3-钢管体、4-橡胶塞、5-固定挡板、6-回浆口、7-射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2,本实用新型高压注浆孔口封闭装置,其包括压紧块1、钢管体3、射浆管7,压紧块1的下部与钢管体3上端丝扣连接,钢管体3内设置有固定挡板5,压紧块1与固定挡板5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与钢管体3相匹配的活动垫板2和橡胶塞4,钢管体3下部的侧壁设置有回浆口6,压紧块1、活动垫板2、橡胶塞4、固定挡板5均开有中央通孔,射浆管7贯穿安装在压紧块1、活动垫板2、橡胶塞4、固定挡板5各部件的中央通孔中;为了方便用扳手等工具进行调节,所述压紧块1的上部为夹持调节部,夹持调节部周向呈多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高压注浆孔口封闭装置的使用方法是:在注浆之前,将该高压注浆孔口封闭装置上下两段的压紧块1和钢管体3连成一体(丝扣微松),再将其与孔口管紧牢,下置钢制射浆管7至孔内指定位置,移动钻机使立轴与伸出该高压注浆孔口封闭装置上端的射浆管7相连,最后旋紧上段压紧块1,挤压活动垫板2和橡胶塞4,使橡胶塞4与射浆管7压紧,实现封闭止水和止浆。钢管体3下部通过丝扣与钻孔孔口管连接起到固定作用,在回浆口6装上阀门和回浆管即可进行注浆作业,操作简单,安装过程10分钟以内。在注浆过程中,可用钻机立轴带动射浆管7上下自由活动,必要时也可轻微转动,如此可大大降低高压力下注浆抱管问题。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2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止水带安装模具
- 下一篇:钻井井涌井漏实时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