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甘蔗联合收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3856.0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5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翔越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5/10 | 分类号: | A01D45/10;A01D69/06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梁春芬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蔗 联合收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甘蔗收割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甘蔗联合收割机主要有切段式和整杆式两大类。前者在收割甘蔗时将整根甘蔗切断成等长的小段,采用这种收割形式作业过程较为简单,所以这类甘蔗收割机技术相对比较成熟,收割效率也比较高。但由于在收割时将甘蔗切段,切口多,不利于原料蔗的保存,在保存过程中因甘蔗变质易造成损失较大,且这类机器机身庞大不适合小块地作业,且价格高,所以不利于在我国甘蔗种植区大范围应用。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比较适宜我国的甘蔗生产条件和制糖企业的生产工艺,但其作业效果要求高,过程比较复杂,主要核心技术难以突破。现有的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倒伏甘蔗的分离,现有的甘蔗联合收割机均在前部设置扶正螺旋装置,采用螺旋扶起方式易在横向抬起倒伏甘蔗时,因甘蔗交叉倒伏的阻力而把甘蔗折断不利收割,更重要的是蔗根被切断后要被喂入剥叶装置需有一个向上的抬角,蔗尾下压,而螺旋扶正装置是把蔗尾提升,起到反作用,而使被切断蔗根的甘蔗不能顺利喂入剥叶装置,易造成甘蔗积累堵塞;2、蔗尾的去除,现有的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普遍采用的是先切除蔗尾再切断蔗根收割方式,这种方式因甘蔗生长高低不一,而收割机的去尾装置无法做到随甘蔗的生长高度调节蔗尾的切割高度,容易造成把蔗茎切掉而浪费或蔗尾去除不完全而含杂过高;3、蔗根的切割,现有的甘蔗联合收割机普遍将蔗根的切割装置设置在收割机行走前轮的前端,采用这种方式因切割装置无法随行走前轮平衡升降,在作业地面不平时,容易出现切刀悬空或插入泥土现象,造成收割后的蔗根遗留过高而损失浪费或掏翻蔗根影响宿根出苗,这种设置方式还增加了整机长度,使收割机转弯掉头困难,不利于小块地作业;4、甘蔗的输送喂入,如何把蔗根被切断后的甘蔗顺利均匀的喂入剥叶装置是甘蔗联合收割机的一个难题,现有的甘蔗联合收割机一般采用在切割刀盘上设置拨送轮或用链条带动夹持拨片来完成甘蔗的输送喂入,由于蔗根被切断后整根甘蔗并未立即倒地,拨送轮的作用只是将甘蔗拨倒,要经过二次或多次拨动才能将甘蔗喂入,易形成甘蔗在入口处积累后同时进入剥叶通道造成通道内堵塞甚至损坏机器,而采用链条方式因工作条件恶劣,链条得不到润滑保护,容易磨损松弛或被拉断,无法正常作业;5、蔗叶的剥离,甘蔗收割机一般都是靠剥叶装置内剥叶辊筒(剥叶轮)的转动,通过剥叶辊筒(剥叶轮)上设置的剥叶片对甘蔗进行刮刷达到蔗叶剥离的目的,现有的甘蔗联 合收割机的剥叶片普遍采用的是外侧呈锯齿形或波浪形橡胶板,采用这种形式如橡胶板过厚过硬容易把甘蔗刮断而不能收集造成浪费,过薄过软则容易圈起,无法把蔗叶剥离造成含杂过高,更重要的是采用这种形式无法完成自动断尾;6、蔗叶的分离,现有的甘蔗联合收割机大多通过风机的抽或吹来达到蔗叶分离的目的,采用这种形式因剥叶装置内蔗茎与被剥离的蔗叶夹杂挤压在一起,而无法靠风力把蔗叶完全分离,同时也因需要设置大功率的风机增加了能耗和整机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节能、环保、高效的甘蔗联合收割机,这种甘蔗联合收割机能将倒伏、交叉的甘蔗分离,不管坡地或平地都能从甘蔗根部将甘蔗切断、并向后输送,可有效避免料蔗损失和对宿根的破坏,在输送过程中完成剥叶削尾、蔗叶分离和原料蔗净化收集,一次性完成甘蔗收割全部工序。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甘蔗联合收割机,该收割机包括连接在车架前端的龙门前桥装置、对称设置在甘蔗收割机前轮之前两边的两组分离机构、位于龙门前桥装置后侧并连接在收割机驾驶室下方用以砍断甘蔗并将甘蔗向后输送的割台装置、连接在割台装置后端并固定在车架上的通道装置、固定在车架上且位于通道装置外一侧的发动机,所述通道装置的通道由位于通道装置两侧的通道侧板围成,通道装置的通道内设置有用以对甘蔗进行剥叶削尾的剥叶削尾装置、位于剥叶削尾装置之后用以限制甘蔗传递速度的限速装置、位于限速装置之后用以排除蔗叶的反转排叶装置,车架上设有与发动机动力输出端连接的分动箱总成,分动箱总成的动力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用以传输动力的传动轴Ⅰ和传动轴Ⅱ,传动轴Ⅰ通过连接在一侧通道侧板外的动力输入锥齿轮箱总成将动力传递给剥叶削尾装置的辊筒驱动轴,剥叶削尾装置的辊筒驱动轴再通过通道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通道内其它装置,传动轴Ⅱ通过变速箱将动力传递至驱动收割机后轮运动的后桥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翔越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柳州翔越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38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发泡PU革
- 下一篇:发电电动机油盆除尘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