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胶式弧形单元幕墙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4364.3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0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毛伙南;李汉良;崔传芹;潘冬;吕科;陈健辉;彭军维;何小强;王志敏;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盛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柏林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胶式 弧形 单元 幕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元幕墙,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弧形立面的弧形单元幕墙。
背景技术
传统单元幕墙,通过单元主梁之间和单元横梁之间对插,形成等压腔,利用等压原理,起到防水密封作用。由于对插需要,型材间的配合尺寸要求精度较高,且需要形成等压腔,型材截面为开口形式,这种截面的型材在弯曲时极易出现变形,使横梁之间无法对插,因此,传统单元幕墙的框架与面板均为平面,立面效果为折线形,在需要弧形的建筑立面效果时,无法满足建筑师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面板为弧形,可适用于弧形立面的弧形单元幕墙。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胶式弧形单元幕墙,包括玻璃面板、上、下幕墙主梁及幕墙横梁,所述上、下幕墙主梁与幕墙横梁通过螺丝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面板为弧形玻璃面板;所述幕墙横梁的截面为矩形,可以拉弯成与玻璃面板相应的弧形结构;所述玻璃面板与上、下幕墙主梁和幕墙横梁之间分别通过硅酮结构胶粘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上、下幕墙主梁之间、幕墙横梁之间设置有耐候密封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下幕墙主梁之间、幕墙横梁之间以及上、下幕墙主梁与幕墙横梁之间设置有泡沫垫杆,所述耐候密封胶设置在泡沫垫杆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下幕墙主梁上设置有一能够使单元幕墙与主体结构支座件连接的挂件。
进一步,所述下幕墙主梁与挂件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螺栓与挂件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带齿垫片,所述挂件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带齿垫片相配合的齿。
进一步,所述上、下幕墙主梁之间采用插接件连接,所述插接件与下幕墙主梁之间采用第二螺栓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元幕墙的玻璃面板与幕墙主梁和幕墙横梁之间分别通过硅酮结构胶粘接在一起,且玻璃面板为弧形玻璃面板,幕墙横梁的截面为矩形,便于拉弯成与玻璃面板相应的弧形结构,从而使单元板块可以加工组装成弧形板块应用于弧形立面,增加了建筑的弧形立面效果,满足不同建筑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的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平节点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竖向节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胶式弧形单元幕墙,包括玻璃面板1、上、下幕墙主梁21、22及幕墙横梁3,所述上、下幕墙主梁21、22与幕墙横梁3通过螺丝13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面板1为弧形玻璃面板;所述幕墙横梁3的截面为矩形,可以拉弯成与玻璃面板相应的弧形结构;所述玻璃面板1与上、下幕墙主梁21、22和幕墙横梁3之间分别通过硅酮结构胶5粘接在一起;此外,所述上、下幕墙主梁21、22之间、幕墙横梁3之间设置有耐候密封胶4和泡沫垫杆6。
此外,所述上幕墙主梁21上设置有一能够与单元幕墙连接的挂件7,与下幕墙主梁22通过第一螺栓8连接在一起,同时与主体结构的支座件连接,所述第一螺栓8与挂件7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带齿垫片9,所述挂件7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带齿垫片9相配合的齿10,该设计可以在调节定位后锁紧挂件7。
上述上、下幕墙主梁21、22之间采用插接件11连接,所述插接件11与下幕墙主梁22之间采用第二螺栓12连接在一起,所述插接件11上开设有一圆孔14,可以在板块吊装时作为吊装件使用。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盛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盛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4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