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中型交流电机轴电流接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4365.8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5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江;刘志国;李英杰;刘少辉;高超;邢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林南仓矿业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芳 |
地址: | 064106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中型 交流电 机轴 电流 接地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消除大中型交流电机轴电流的接地装置,属于电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中型电机一般多采用稀油强迫润滑的滑动或滚动轴承,正常运行时,电机轴旋转,在轴承与电机轴之间挤压出一层厚度极薄的油膜,起润滑、支撑和绝缘作用。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大中型电机在运行中会由于电机轴产生的轴电流发生故障。
首先,当轴承座绝缘相对较高,对于较低的轴电压,不会产生轴电流。而当轴承座绝缘降低,给轴接地电流形成通路,轴电压增加到一定数值时,轴电压将击穿油膜构成回路。尤其在电动机启动时,润滑油膜还未稳定形成,因回路的阻抗特别小,故产生相当大的轴电流,可达到几百安培甚至上千安培。由于该点金属接触面很小,电流密度大,于是发生类似于火花放电现象,使轴承局部烧熔,被烧熔的轴承合金在碾压力的作用下飞溅,于是在轴承内表面上烧出小凹坑。通常表现出来的症状是轴承内表面被压出条状电弧伤痕,严重时足以把轴颈和轴瓦烧毁。
其次,油运行摩擦还会在电机轴上产生静电荷,使电机轴的电位因被充电而升高。当运转的电机轴接触到旋转体以外的任何部件时,便通过该部件进行放电。否则就要继续积累电荷,最后产生过高的电压,如果超过轴承油膜的绝缘强度时,电荷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放电。这种现象重复发生的结果,就会使电机轴受到损伤。
除此之外,轻度的轴电流会使润滑油电解烧蚀变黑和轴瓦温度偏高,较大的轴电流在轴瓦内表面的轴衬上烧成麻点、伤痕乃至裂纹。这种损伤不同于电机轴与轴瓦之间的异常磨损,而是属于某种物质对电机轴面进行局部的腐蚀。这样一方面轴瓦内表面粗糙度被破坏,同时应力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转子在高速旋转,于是轴瓦与电机轴之间发生激烈摩擦,短时间内轴瓦上积聚大量热量,引起温度骤升,导致最终的烧瓦(轴承)事故,长时的轴电流存在还会造成润滑油电解变质,事故发生后若不及时停车,甚至可能发生转子扫膛,电机轴弯曲,电机轴报废的设备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从电机内部消除运行时产生的轴电压、避免轴电流的形成、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中型交流电机轴电流接地装置,它是在电机前轴承、后轴承的内侧分别安装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上端分别与前轴承、后轴承内侧的电机轴紧密接触,接地装置的下端分别可靠接地。
上述大中型交流电机轴电流接地装置,所述接地装置的上端为接触碳刷,接触碳刷分别与前轴承、后轴承内侧的电机轴紧密接触。
上述大中型交流电机轴电流接地装置,电机前轴承座底部、后轴承座底部与电机基础座之间分别垫有绝缘垫,前轴承座、后轴承座与电机基础座之间的连接螺栓套有绝缘套。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在电机两侧的前轴承和后轴承的轴承内侧设置接地装置并可靠接地,消除了轴电压,从而避免轴电流产生,两侧轴承座与电机基础座之间进行了绝缘,解决了轴电流对于轴承(轴瓦)、电机轴、润滑油(脂)电解危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可有效地消除轴电压(电流),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电机基础座1、电机定子2、电机轴3、前轴承座4、后轴承座5、接地碳刷6、接地螺栓7、绝缘垫8、绝缘套9、负载端10、辅助设备端11。
具体实施方式
在交流异步电动机运行时,其转子处在正弦交变的磁场中。由于电动机定子和转子扇形冲片、硅钢片等叠装因素,再加上铁芯槽、通风孔等,在磁路中造成不平衡磁阻。当电动机的定子铁芯圆周方向上的磁阻发生不平衡时,便产生与电机轴相交链的交变磁通,电机轴周围有交变磁通切割转轴,电机轴两端感应出轴电压。如果与电机轴两侧的轴承或轴瓦形成闭合回路,就产生了轴电流。为了消除轴电流,就要将电机轴可靠接地,并使得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可靠绝缘。
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在在电机前轴承、后轴承的内侧分别安装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上端为接触碳刷6,接触碳刷6分别与前轴承、后轴承内侧的电机轴3紧密接触,接地装置的下端由接地螺栓7分别可靠接地,这样就消除了轴电压,从而避免轴电流产生。
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在电机前轴承座4底部、后轴承座5底部与电机基础座1之间分别垫有绝缘垫8,前轴承座4、后轴承座5与电机基础座1之间的连接螺栓套有绝缘套9,解决了轴电流对于轴承(轴瓦)、电机轴、润滑油(脂)的危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林南仓矿业分公司,未经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林南仓矿业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43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MP3功能的电扇
- 下一篇:门上手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