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低音效果的音响喇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5373.4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6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美之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52340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低音 效果 音响 喇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低音效果的音响喇叭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音响大多采用介质混合音响,主要是结合了振动音响的振动发声技术原理和普通音响纸质鼓膜喇叭发声原理,将二者融合,将喇叭安装在音箱背面板,与音箱正面板之间形成音腔,音箱正面板安装普通音响纸质鼓膜,达到重低音的效果。普通音响除了专业音响,一般的普通音响重低音都是不够的,低音效果稍好点的一般体积都不小,这主要是由于采用喇叭发声的音响受发声单元体大小的影响很大,所以很多多媒体音响直接采用低音炮,外接音箱,充分扩大其发声单元体体积范围,但这样就很大程度地限制了音响的体积和外形,且低音效果也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音响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强低音效果的音响喇叭装置,以解决音响喇叭体积大、低音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强低音效果的音响喇叭装置,包括音箱外壳和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外壳为立体结构,扬声器安装在音箱外壳正面板中,扬声器正面外沿套有低音振膜。
所述音箱外壳的正面板开有一圆孔,规格与扬声器正面一致。
所述低音振膜厚度为0.3mm-0.8mm,表面中央呈环形凸起,周边平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把扬声器直接安装在音箱正面板中,能够随机减小音箱体积;扬声器正面外沿套有低音振膜,高音频在音箱的空间形成共振,由扬声器外沿扩展至低音振膜,低音振膜能有效的降低音频,达到良好的低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增强低音效果的音响喇叭装置的侧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增强低音效果的音响喇叭装置的正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低音振膜结构图。
图中:1-音箱外壳,2-扬声器,3-低音振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音箱外壳1为立体结构,扬声器2安装在音箱外壳1正面板中,扬声器2正面外沿套有低音振膜3,音箱外壳1的正面板开有一圆孔,规格与扬声器2正面一致,低音振膜3厚度为0.3mm-0.8mm,表面中央呈环形凸起,周边平整。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扬声器2包括锥形纸盆、音圈和定心支片、永久磁铁、导磁板和场心柱、盆架、接线板、压边和防尘盖,当处于磁场中的音圈有音频电流通过时,就产生随音频电流变化的磁场,这一磁场和永久磁铁的磁场发生相互作用,使音圈沿着轴向振动,于是产生声音,声音在音箱体中消除了扬声器单元的声短路,抑制了声共振,拓宽了频响范围。
经过声共振抑制的声音,传送至扬声器2外沿的低音振膜3,低音振膜3厚度为0.3mm-0.8mm,表面中央呈环形凸起,周边平整,此结构能有效地降低音频,使音箱的低音效果进一步得到优化。
本实用新型由于把扬声器2直接安装在音箱正面板中,扬声器2正面外沿套有低音振膜,高音频在音箱的空间形成共振,由扬声器2外沿扩展至低音振膜3,低音振膜3能有效的降低音频,达到良好的低音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美之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美之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53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