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抽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6123.2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5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凤仪 |
主分类号: | F04B37/14 | 分类号: | F04B3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抽吸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抽吸结,尤指一种抽取液体用的真空抽吸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真空抽吸结构,是皆于一中空贮存筒的中央部位设有一单向空气唧筒,并使该单向空气唧筒的进气口与贮存筒的顶端相连通,由单向空气唧筒抽离贮存筒内的空气,形成贮存筒内的负压状态,以将液体吸收至贮存筒内部储 放;但是,习用品有以下诸点而不合于实用:
1.习用品因空气唧筒为单向式,把手须往复一次才能有将空气抽离储存筒的功效,其将空气抽离储存筒的效率仅把手往复动作的一半。
2.习用品的液体吸收管皆无收纳,造成作业后残存于管中的液体因吸收管收纳不当,而任意垂流造成环境污染。
3.习用品贮存筒存放液体时,其吸收管连接处,只要将吸收管卸除,该连接处即无封口,如不慎倾倒将造成筒内的液体溢流,形成储存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真空抽吸结构,尤指一种抽取液体用的真空抽吸结构,其主目的在于抽吸结构中由把手推(拉)动的活塞,做往复运动时皆可由中空的把手将空气排出,促使收集筒内空气减少,进而筒内压力低于筒外大气压力时,经由吸集管置入须抽吸的液体中,由大气压力将液体经由吸集管吸入收集筒中,达筒内压力平衡,也达到吸取液体的功效,由把手的往复动作提高抽吸的操作效率。
下面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详述如下:
一种真空抽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集筒,为一中空有底的筒型,其内侧底面设有一凸座,收集筒开口端面则设有多个螺丝孔,收集筒外近底端则设有一相对应的踏板与延伸座;
下三通座,为一端封闭的中空体,置设于收集筒内侧底面凸设的座中,封闭端的端面设有座孔数个,座底镂空并枢设有孔洞,而其外周缘延设有一歧管;
唧筒,为一中空体,置设于下三通座封闭端上;
活塞,枢设于唧筒中,其外周缘环设有第一凹环与第二凹环,于第二凹环设有第一底孔横贯活塞本体,而近第一凹环的端面则设有与第二凹环横贯活塞的孔连贯的螺丝孔座;
把手管,为一中空管体,两端各设有第一螺纹,其一端端面套设有第一止漏垫圈并螺固于活塞的螺丝孔座中;
上三通座,受把手管穿设其中,其一端置设于唧筒一端,该端端面设有凹座数个,座底镂空并设有一枢孔,另一端则延设有数个固定耳,而其外周缘枢处延设有一支管,支管的端面设有固定座;
安全阀座,其一端近侧边设有一固定阀座,并以第一螺钉螺固于上三通座的支管固定座上,另座底枢处凸设有一凸缘,且设有一缘孔与侧边固定阀座连通,近座的开口处环设有第三凹环;
安全阀活动栓,置设于安全阀座中,由其端面枢设有一贯穿的螺孔;
C扣,扣置于安全阀座开口处的第三凹环中,挡住安全阀活动栓,确保其留置于安全阀座中;
浮筒,为一封闭的中空体,其一端延伸有一凸柱,其近颈端部设有螺丝纹,螺设于安全阀活动栓;
收集筒盖, 以第二螺钉螺固于收集筒开口端,收集筒盖的外周缘延伸有第一凸耳及第二凸耳,第一凸耳枢设有一穿孔,收集筒盖 内枢处设有一座套,并以第三螺钉由上三通座的固定耳螺固上三通座于该座中,该座底穿设有一第二底孔供把手管穿设其中,收集筒盖上端面近第一凸耳处设有一气孔,该气孔的对应边则设有一具螺纹的收集孔;
把手,为一近似T字型的中空管体,其T字下端内设有第二螺纹,螺固于把手管一端;
气孔口,为一近似中空管体,其一端外周缘设有螺旋凹槽,穿设于收集筒盖的气孔中,另一端则延设有凹槽固定耳由第四螺钉螺固于收集筒盖内;
气孔口盖,套设于气孔口上,气孔口盖的外周缘枢设定位销至气孔口螺旋凹槽中,气孔口盖的上端面设有气孔,气孔口盖内置有一第三止漏环,盖住气孔口;
收集孔盖,收集孔盖面延设有一盖面固定耳套设于收集筒盖的收集孔;
吸集管,为一管体,其一端设有一螺丝固定环,环内置有一第二垫圈,螺固于收集筒盖的收集孔。
其中,该收集筒外近底端延设有一延伸座,该座并设一套有帽套的收纳管。
其中,该下三通座开口端套设有皿形第四活塞环,封闭端的端面有座孔数个,座底枢设有孔洞,穿设有第一逆止阀于座孔中,而下三通座外周缘歧管的末端以一螺帽盖内设第二止泄垫圈螺固封闭,近歧管的末端的歧管口则置设一套第三止泄垫圈的气管。
其中,唧筒一端套设有皿形第三活塞环。
其中,活塞外周缘第一凹环与第二凹环,套设有皿形第一活塞环与皿形第二活塞环,两皿形活塞环开口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凤仪,未经王凤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61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