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动力童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6156.7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3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林丰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幼幼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9/02 | 分类号: | B62K9/02;B62K5/027;B62M6/4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童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特指一种由脚踏和电动控制的混合动力两用童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童车依其动力来源大致分为两类:脚踏(人力)童车和电动童车。
顾名思义,脚踏童车是由脚踏板带动两个脚踏板之间的转轴,再带动转轴上的链轮,链轮通过绕于其轮缘上的链条带动飞轮以及与飞轮同轴的车后轮(主动轮),车后轮转动即驱动整车前进。脚踏童车因为只能靠人力带动车辆前进,如果累了或力气不足时只能泊车休息,所以,这类童车适合年龄较大有力气的孩子使用,而不适合年龄较小身体较弱的孩子使用,当然年龄较小身体较弱的孩子也少了锻炼的机会。
电动童车是由电机通过齿轮带动车后轮(主动轮),车后轮转动即驱动整车前进。电动童车因为只能靠电机带动车辆前进,如果没电或电力不足时也只能泊车休息,使用受限,这类童车适合年龄较小身体较弱的孩子使用,而对于年龄较大有力气的孩子不具有挑战性。
上述两类童车都只有单一的动力源,而目前市面上尚未出现一种集脚踏人力和电动于一体的童车,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现有的童车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童车,令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脚踏或者电动控制童车前进后退,适合各种年龄段、不同体质的孩子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混合动力童车,包括车身、车前轮、脚踏板、电控锁、电机、电源、开关、减速箱和两侧的车后轮,车前轮通过轮轴安装在车身的前方,脚踏板安装在车前轮的轮轴上,脚踏板和车前轮的轮轴之间安装电控锁,两侧的车后轮通过轮轴安装在车身的后方,电机、减速箱、电源和开关安装在车身上,电源通过开关与电机和电控锁连接,电机通过减速箱中的齿轮传动于车后轮,开关具有正向供电、反向供电和关闭三挡。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脚踏或电动,如果选择脚踏则关闭开关,停止向电机和电控锁供电,电机不工作,电控锁处于闭锁状态,脚踏板通过电控锁与车前轮的轮轴相连,蹬脚踏板,带动车前轮转动可以实现人力驱动整车前进或后退,此驱动方式适合年龄较大有力气的孩子使用;如果选择电动则打开开关(正向供电或反向供电),电源向电机和电控锁供电,电机通过减速箱中的齿轮带动车后轮转动可以实现电力驱动整车前进或后退,同时电控锁处于开锁状态,脚踏板不再与车前轮的轮轴相连,此驱动方式适合年龄较小身体较弱的孩子使用。
这样,一辆童车具有两种驱动方式,对于年龄较小身体较弱的孩子可以在坐车的同时增加了锻炼的机会,对于年龄较大有力气的孩子可以在锻炼的同时适时休息,使本实用新型适合各种年龄段、不同体质的孩子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轮轴 1 车前轮 2
脚踏板 3 电机 7
减速箱 9 车后轮 11和12
电控锁 14 开关 15
电源 1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揭示的混合动力童车,包括车身、车前轮2、脚踏板3、电控锁14、电机7、电源16、开关15、减速箱9和两侧的车后轮11和12。
车前轮2通过轮轴安装在车身的前方。
脚踏板3安装在车前轮2的轮轴上。脚踏板3和车前轮的轮轴之间安装电控锁14,此电控锁14属于现有产品,本案将电控锁14运用于脚踏板3和车前轮2的轮轴上,使脚踏板3在电控锁14上锁时与车前轮2的轮轴相连而在电控锁14解锁时不与车前轮2的轮轴相连。
两侧的车后轮11和12通过轮轴1安装在车身的后方。
电机7、减速箱9、电源16(可以是内置蓄电池,为常见结构)和开关15安装在车身上,电源通过开关15与电机7和电控锁14连接,电机7通过减速箱9中的齿轮传动于车后轮11和12。开关15具有正向供电、反向供电和关闭三挡,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打开开关15实现正向供电或反向供电,或者关闭开关15。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有两种情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幼幼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幼幼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6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