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器清疏打捞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6330.8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6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涛;田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书涛 |
主分类号: | E03C1/302 | 分类号: | E03C1/3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25709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器清疏 打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卫生清理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器清疏打捞器。
背景技术
目前便器的使用非常广泛,但是无论是座便器还是蹲便器存在易堵的缺陷,疏通时通常采用由入口加压的方式,但是由于便器的管道呈外粗内细的结构,很容易越打压越紧而造成管道全堵的状况;同时人们在方便时经常手机、钥匙等其他物品掉入便器内,由于其管道较细而且弯曲,造成物品难以取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够清理便器管道内的污物以及打捞物品的便器清疏打捞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以软管为主体,其一端封闭,封闭面上表面设有多根发散状弹性条,弹性条聚拢后用卡套约束;软管上设有用于卡套定位的销孔及定位销,定位销伸入软管内并通过贯穿其内腔的柔性连接件实现定位销的移动。弹性条可以为各种具有弹性形变并能恢复的金属材质,柔性连接件要求具有较好的形变性并能随软管的弯曲而弯曲即可;使用时将正常状态为发散状的弹性条聚拢在一起,并用卡套约束,由于弹性条的弹力,卡套受力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势,此时通过软管上的定位销固定卡套;清理或者打捞作业时,将软管伸入便器管道内,到达目的物的前端时,拉动软管另一端的柔性连接件时定位销向软管内移动,卡套随即向下移动,打开受其束缚的弹性条,弹性条的末端即与管壁接触形成网状,此时慢慢向外拉动软管,即可将目的物带出管道。
在此我们提供一种专用的定位销,其为软管内的多个弧形条状物聚集体,每个条状物的上端与软管上对应的销孔配合;各个条状物弧形中部连接在一起,其连接部上端通过弹簧连接封闭面下表面,下端与柔性连接件连接。当拉动柔性连接件的时候,各个条状物的上端(定位端)向管内移动脱离销孔,卡套即受力下移打开束缚的弹性条,由于弹簧的弹性拉力又可以实现定位销的复位。
为了实现定位销的准确复位,软管内壁销孔下设有定位销防转凹槽,即实现定位销脱离销孔后能够在防转凹槽内轴向滑动,防止轴向转动后造成复位障碍。
弹性条的末端设有防护套,以防止弹性条的末端损坏管壁,防护套的材质可以选择塑料、橡胶等。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既能够清理便器内堵塞的污物,又能够打捞其内的有用物品,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非工作状态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工作状态结构图;
图3是图1的纵剖视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放大图;
图5是图1的B-B剖视放大图;
图6是图2的俯视放大图;
图7是防转凹槽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软管,2、卡套,3、定位销,4、钢丝,5、拉环,6、弹性金属条,7、复位弹簧,8、橡胶防护套,9、密封盖,10、防转凹槽,11、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7,一种便器清疏打捞器,软管1其一端用密封盖9封闭,密封盖上表面外周设有多根发散状弹性金属条6,其末端设有橡胶防护套,金属条6聚拢后用卡套2约束;软管1上设有销孔11以及与其连通的防转凹槽10;定位销3为软管1内的两个弧形条状物聚集体,每个条状物的上端与软管1上对应的销孔11配合;两个条状物中部连接在一起,其连接部上端通过复位弹簧7连接密封盖9下表面,下端与钢丝4连接,钢丝4贯穿软管1内腔且末端设有拉环5。
使用时将正常状态为发散状的金属条6聚拢在一起,并用卡套2约束,由于金属条6的弹力,卡套2受力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势,此时通过软管1上的定位销3固定卡套2;清理或者打捞作业时,将软管1伸入便器管道内,到达目的物的前端时,拉动拉环5时定位销3向软管1内移动,当定位销3脱离销孔11后上端在防转凹槽10内滑动,卡套2随即在金属条的作用下而向下移动,打开受其束缚的金属条6,金属条6的末端的橡胶防护套8即与管壁接触形成网状,此时慢慢向外拉动软管1,即可将目的物带出管道。
软管1的直径可以根据便器管道的尺寸来设计,金属条6的长度与卡套2相当,为了更好的打开卡套2,金属条6的末端可以略长于卡套2,即金属条6被卡套2束缚后,其末端可以伸出卡套2上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书涛,未经王书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63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多层立体车库
- 下一篇:一种磁性材料压机模具保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