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树脂镜片玻璃模具封盒自动化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8791.9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8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平;徐玉国;欧阳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20 | 分类号: | B29C33/20;B29L11/00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3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镜片 玻璃 模具 自动化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镜片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树脂镜片模具封盒自动化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树脂镜片的生产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人工缠绕胶带对玻璃模具进行合模的传统操作方法,工作效率低,合模速度慢,缠绕精度受到一定的限制与影响,同时人工缠绕合模过程中模具容易受到污染。
中国专利200710131635.5树脂镜片的直空导流浇注生产工艺中提出了一种真空中导流浇注镜片单体的方法,具有自身的特色,但该方法尚未提出解决镜片模具合模的套圈或缠绕胶带工艺自动化完成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树脂镜片模具封盒自动化生产装置,是在传送带的二侧分别设有封盒步进电机和进退步进电机,负压滚动封盒吸盘通过360°旋转将玻璃模具缠绕胶带后自动割断,进入下一道工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树脂镜片玻璃模具封盒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一个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的二侧排列有封盒步进电机和进退步进电机,负压滚动封盒吸盘安装在封盒步进电机轴上,组成一个整体结构,封盒步进电机前面安装有负压滚动封盒吸盘,上挂胶带卷,负压滚动封盒吸盘通过吸管与负压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滚动封盒吸盘分别同时吸附对应于传送带两侧的两片玻璃模具后,封盒步进电机带动玻璃模具作360°旋转,封盒胶带粘接封固镜片玻璃模具的周边,割带滚刀割断胶带,完成一个工序。
所述的吸管、负压滚动封盒吸盘与负压机连接在一起,封盒步进电机引线连接到计算机程控系统上面,割带滚刀和封盒胶带安装在封盒设备的后面上端。
所述的割带滚刀与负压滚动封盒吸盘连动,玻璃模具360°旋转后割带滚刀割断与模具盒连接的胶带。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采用自动化方式进行镜片模具封盒,提高了工效3-5倍,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封盒缠绕精度,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方框示意图。
图2是封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胶带切割示意图。
图中1封盒电机、2进退步进电机、3导轨、4负压机、5吸管、6负压滚动封盒吸盘、7玻璃模具、8传送带、9模具插口、10割带滚刀、11封盒胶带、12计算机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知,一种树脂镜片玻璃模具封盒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一个传送带8,所述的传送带的二侧排列有封盒步进电机1和进退步进电机2,负压滚动封盒吸盘6安装在封盒步进电机1的轴上,组成一个整体结构,由机算机控制将负压滚动封盒吸盘6通过负压机4输出的负压吸附对应两侧两片玻璃模具7后,封盒步进电机1带动玻璃模具7作360°旋转,封盒胶带11粘接封固在镜片玻璃模具片儿的周边,割带滚刀10与负压滚动封盒吸盘6连动,割带滚刀10割断与模具盒连接的胶带,完成一个工序。
从图2知,是封盒装置结构示意图。将封盒步进电机1、进退步进电机2、负压机4组合安装在一底盘上面,并将吸管5、负压滚动封盒吸盘6与负压机4连接在一起,封盒步进电机1引线连接到计算机程控系统上面,割带滚刀10和封盒胶带11安装在封盒设备的后面上端,工作时,工作人员将玻璃模具7两片对应逐一安插在模具插口9内,当传送带8向前运行到预定位置时,进退步进电机2在计算机程控系统的指令下前行,负压机4工作吸气,通过吸管5传递到负压滚动封盒吸盘6上面,接触到玻璃模具7时将其吸牢,此时封盒胶带11一端贴住二片对应的玻璃模具7,封盒步进电机1右旋360°,将玻璃模具7一圈粘贴牢固,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具盒。
由图3知,是胶带切割示意图。此时割带滚刀10落下预留一定余量后将多余的胶带割断,封盒步进电机1落下松开模具盒,吸附下一组玻璃模具进行缠绕,已缠好胶带的模具盒在传送带8传动下前移,由操作人员取出后进入下道单体灌注工序。根据预定的编写程序控制模具封盒整个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87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