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的弧垂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9118.7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2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架空 输电 线路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的弧垂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产生活用电量激增,用电高峰期电网输送能力不足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使用超过标准设计容量的输电方式,会导致导线温度升高、弧垂降低,极易引起电力事故。通常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进行动态在线增容(DRL),即导线允许运行最高温度+70℃不变, 通过在线测量线路的导线温度、风速、日照强度和环境温度等, 计算并控制线路的载流量。该方法的优点是导线的现行运行标准不变, 线路运行安全性不变, 通过对导线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在线监测,充分挖掘输电线路的隐性容量, 并且可以增大短时载流量,这是一种廉价、有效、安全的线路增容技术, 一般可增加线路输送容量约10%~ 30%。
由于DLR的使用,对线路安全的监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线温度实时监测系统可以保证电网运行并及时的监测到导线温度的变化。由于线路运行负荷和周围环境的变化都会造成输电线路弧垂的变化,过大的弧垂不但会造成事故隐患,也限制了线路的输送能力,特别是在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和人烟密集的地段。因此要适时监测架空输电线路的弧垂状态。目前导线弧垂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间接测量方法和超声波测量方法;间接测量高压输电导线弧垂方法主要基于复杂的数学模型,且假定输电导线为柔性抛物线模型,而高压输电导线通常为钢芯铝导线,实际情况与假象条件出入较大,导致该采用该测量方法测得弧垂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而采用超声波测量方法,超声波测距量程小,误差大,该测量技术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实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实用性高的架空输电线路的弧垂监测系统,能够适时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在线弧垂监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的弧垂监测系统,包括用于供电的供电装置,还包括:用于发出激光信号并当该激光信号遇到障碍物时能够反射回来的激光测距传感器; 与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连接的用于记录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从发出到接收到激光信号的时间并根据该时间计算输电线路弧垂高度的主控装置;与所述主控装置连接的用于将所述弧垂高度发送至监控中心的通讯装置;
其中,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架空输电线路上,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主控装置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架空输电线路的弧垂监测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供电装置定时给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供电的电源管理装置,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过电源管理装置与所述主控装置电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架空输电线路的弧垂监测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供电装置按需给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供电的电源管理装置,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过电源管理装置与所述主控装置电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架空输电线路的弧垂监测系统还包括用于校对所述弧垂监测系统与监控中心的时间使之保持一致的时钟,所述时钟与所述主控装置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控装置还包括用于记录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从发出激光信号到接收到该激光信号时间的计时部件。
优选地,所述主控装置还包括根据记录的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从发出激光信号到接收到该激光信号的时间计算输电线路弧垂高度的计算部件。
优选地,所述通讯装置为GPRS通讯装置。
优选地,所述供电装置为太阳能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架空输电线路上设置激光测距传感器,利用光速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从发送激光到接收到该激光的时间可以计算得出架空输电线路的弧垂高度,能够及时通过在线监测精确监测架空输电线路的弧垂高度,该监测系统的测量精度高,实用性强,降低维护人员的监管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架空输电线路的弧垂监测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架空输电线路的弧垂监测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架空输电线路的弧垂监测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91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