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醇基生物燃料专用化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9641.X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1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泽;李为民;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彦泽 |
主分类号: | F02M7/12 | 分类号: | F02M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42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生物 燃料 专用 化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醇基生物燃料专用化油器。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张和自然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寻找替代能源。生物燃料因其原材料广泛,环保并且可再生而受到青睐。将生物燃料应用于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可以明显减少尾气中的有害气体。但是现在摩托车使用的化油器对生物燃料的混合效果不好,低温环境下难启动,限制了生物燃料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摩托车醇基生物燃料专用化油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醇基生物燃料专用化油器,包含化油器本体和油杯;所述化油器本体包括整流片、柱塞、油针、主量孔、怠速量孔及其辅助进气通道,在怠速量孔辅助进气通道处增加一个外接进油通道;所述化油器具有第一负压混合区和第二负压混合区,所述第一负压混合区位于柱塞后,所述第二负压混合区位于整流片后。
所述整流片安装在进气口处。
所述外接进油通道是手动的或自动开关的。
所述外接进油通道在发动机启动后关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进气口处安装了整流片,比普通汽油化油器多出一个负 压混合区,提高了燃料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减少了摩托车醇基生物燃料汽化过程中甲酸的形成,降低了醇基生物燃料对相关部件的腐蚀。
2、在怠速量孔辅助进气通道处增加了一个其他燃料进入的通道,解决了醇基生物燃料低温环境下难启动问题,在发动机启动后断开外部燃料,而100%使用摩托车醇基生物燃料。
3、本实用新型仅含有主量孔、怠速量孔及其辅助进气通道,无主量孔辅助进气通道,增加油杯内负压,利于打开摩托车醇基生物燃料分子链,大幅度提高热效率,使其有效组分燃烧后的扩散速度远远高于汽油组分燃烧后的扩散速度,从而达到节油和高效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化油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介绍。
现有化油器结构如图1所示,包含化油器本体13和油杯14;所述化油器本体13包括柱塞7、油针6、主量孔5及其辅助进气通道3、怠速量孔2及其辅助进气通道4,所述化油器只具有第一负压混合区11,所述第一负压混合区11位于柱塞7后。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种新型摩托车醇基生物燃料专用化油器,包含化油器本体13和油杯14;所述化油器本体13包括整流片9、柱塞7和油针6、主量孔5、怠速量孔2及其辅助进气通道4,在怠速量孔辅助进气通道处增加一个外接进油通道10;所述化油器具有第一负压混合区11和第二负压混合区12,所述第一负压混合区11位于柱塞7后,第二负压混合区12位于整流片9后。所述整流片9安装在进气口8处。
所述外接进油通道10是手动的或自动开关的,在发动机启动后关闭。
空气由进气口8进入,在通过柱塞7处时速度加快,将油杯14内的油带出,在柱塞7后形成一个第一负压混合区11,油与空气在此混合,之后进入汽缸。因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整流片9,所以在整流片9后形成了第二负压混合区12,油一部分随空气进入第一负压混合区11混合,另一部分随空气返回到第二负压混合区12混合,之后再随空气到第一负压混合区11混合后进入汽缸。
本实用新型在进气口8处安装了整流片9,比普通汽油化油器多出一个第二负压混合区12,提高了燃料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减少了摩托车醇基生物燃料汽化过程中甲酸的形成,降低了醇基生物燃料对相关部件的腐蚀。
本实用新型在怠速量孔辅助进气通道4处增加了一个外接进油通道10,解决了醇基生物燃料低温环境下难启动问题。在发动机启动时,外接进油通道10打开,引入低燃点的助燃燃料,在发动机启动后断开外部燃料,而100%使用摩托车醇基生物燃料。
本实用新型仅含主量孔5、怠速量孔2及其辅助进气通道4,无主量孔辅助进气通道,增加油杯14负压,利于打开摩托车醇基生物燃料分子链,大幅度提高热效率,使其有效组分燃烧后的扩散速度远远高于汽油组分燃烧后的扩散速度,从而达到节油和高效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彦泽,未经王彦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96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控制单位长度克重的数控吹膜机
- 下一篇:端面倒角扳手式钻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