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期卧床病人双下肢被动运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9653.2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9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郝习;李晓英;谢冰柯;董吉;谢天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习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期 卧床 病人 下肢 被动 运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长期卧床病人双下肢被动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使用的病床一般不具备康复训练功能,卧床病人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时只能依靠护理人员一次次托着病人腿部上下进行被动运动,不仅护理人员具有较大的劳动强度,不能保证质量的被动运动也使病人的正常康复受到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理人员较为省力且康复效果较好的长期卧床病人双下肢被动运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长期卧床病人双下肢被动运动装置,包括门形框架,在所述门形框架顶部横杆上水平设置有滑道,在所述滑道上滑动设置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底部设置有吊环。
所述弹性装置为沿滑道左右移动的滑块以及固连在所述滑块下部的弹性带,所述弹性带底部与所述吊环相连接。
在所述门形框架底部设置有滚轮,可以方便各病床之间来回移动。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得护理人员在为病人下肢做康复被动运动时更加的省时省力,大大的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保质保量的被动训练也加快了病人的康复。使用时,将门形框架跨放在病床后部,病人脚部穿过吊环,通过弹性带使脚部悬空,护理人员将吊环向下拉至一定位置后松手,通过弹性带的弹力,病人的下肢便可上下被动运动数次,无需护理人员肩扛下肢向上推举运动,减少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长期卧床病人双下肢被动运动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滚轮6的门形框架1,在门形框架1顶部横杆上水平设置有滑道2,沿滑道2左右移动的滑块4的下部固连有弹性带5,在弹性带5的底部连接有吊环3。
病人需要使用时,护理人员可将门形框架1推至病人的病床后部,将病人脚部从吊环3中穿过,在弹性带5的作用下使病人脚部悬空,护理人员将吊环3向下拉至一定位置后松手,通过弹性带5的弹力,病人的下肢便可上下被动运动,同样的动作可以反复数次,保证了运动效果,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左右移动滑块4的位置,即可满足左脚(或右脚)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习,未经郝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96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