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化铝埋设式加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9862.7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0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高德金;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伟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铝 埋设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氧化铝埋设式加料装置用于铝电解槽氧化铝下料系统的构造与生产,以及氧化铝埋设式加料装置构件的制作造与安装。
技术背景:现通用的铝电解槽氧化铝加料装置为打壳加料装置,由设置在铝电解槽对顶阳极碳块中缝上部桁架钢结构上的打壳气缸、导向下料套管、导向连杆和打壳锤头组装构成的打壳装置,和由定容下料器、氧化铝粉下料管组装成的加料装置两大机构系统组合构造而成。
在进行氧化铝加料时,打壳加装置的打壳气缸,带动设置在导向下料套管内的导向连杆和打壳锤头进行上下冲击运动,使得打壳锤头先击穿阳极碳块中缝上的电解质冷凝结壳层,在结壳层上形成一个与电解质液相通的下料孔洞,即冲击成型下料口,然后使氧化铝加料装置,定容下料器中排出的氧化铝粉,经过氧化铝粉下料管的端部,通过打壳锤头冲击形成的下料孔洞即冲击成型下料口,流入到下料孔洞下面的电解质熔液层中,使得氧化铝粉在电解质液中进行分解反应,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
现通用的铝电解槽打壳式氧化铝加料装置,存在以下技术缺陷或不足:
1打壳气缸连杆下端的打壳锤头,在冲击破碎结壳层形成下料孔洞的过程中,打壳锤头与电解质结壳层频繁接触摩擦,加之电解质对锤头的电化学侵蚀消耗较大,致使打壳锤头的磨损严重。
2打壳锤头冲击所形成的电解质结壳下料孔洞,即冲击形成的下料口的形状很不规整,致使氧化铝粉不能完全添加到熔融电解质液中,致使加料量不准确,影响氧化铝浓度。
3加料装置的氧化铝粉下料管的端出料口,距冲击开放的下料孔洞口中的电解质液层表面,有一定的负压空间距离,在氧化铝粉在向下流入的过程中,一部分氧化铝粉会随负压被引风机吸走。
4打壳锤头冲击形成的不规则下料口,为一个与电解质液相通的开放区域,在进行电解排气的同时,其散热损失严重,影响电解槽的热平衡,降低解槽的热工效率,致使电解槽的电耗增加。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通用的打壳式氧化铝加料装置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铝电解槽氧化铝加料装置技术方案,即氧化铝埋设式加料装置,其特征是;氧化铝埋设式加料装置的导向下料套管的下端口,埋设在铝电解槽覆盖料保温层中。
依据上述技术方案;氧化铝埋设式加料装置的导向下料套管与氧化铝粉下料下端管相贯连接。
依据上述技术方案;氧化铝埋设式加料装置,为了防止流入添加到下料口孔洞底部,电解质液上表面的氧化铝粉形成冷凝堆积,导向下料套管内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推料棒。
依据上述技术方案;氧化铝埋设式加料装置在加料时,氧化铝粉够通过埋设在铝电解槽覆盖料保温层中,导向下料套管下端的下料口孔洞,在推料棒的顶推下,添加到铝电解槽内的熔融电解质液层中去,实现氧化铝埋设式加料装置输送添加氧化铝粉的功能。
依据上述技术方案;氧化铝埋设式加料装置,为了使电解气体从下料口孔洞处进行排放溢出,在导向下料套管上设置排气孔或连接有排气管。
排气管或排气孔与电解槽内的负压抽风除尘系统相连接。
依据上述技术方案;氧化铝埋设式加料装置,为了防止埋设在铝电解槽覆盖料保温层中的导向下料套管下端口,遭受电解高温气体的侵蚀烧损,缩减使用寿命,可在导向下料套管下端设置连接上一个用抗电解气体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制作成的防溶蚀管套口。
氧化铝埋设式加料装置优点是;克服了现通用的打壳式氧化铝加料装置的上述缺点,可实现氧化铝均衡加料,稳定氧化铝的浓度,减少打壳锤头的磨损,减少铝电解槽上部热散失,调整电解槽热平衡,控制电解烟气污染排放,提高电流效率,实现降低电解铝生产电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本发明氧化铝埋设式加料装置的技术方案和特征,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理解则更加明了。
图1;现通用的铝电解槽打壳式氧化铝加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铝电解槽氧化铝埋设式加料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铝电解槽氧化铝埋设式加料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图中所示;1导向下料套管、2氧化铝粉下料管、3推料棒、4排气孔,5排气管、6氧化铝粉、7防溶蚀管套口、8覆盖料保温层,9电解质液层。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本发明氧化铝埋设式加料装置,如图1所示,其导向下料套管(1)的下端部,埋设在铝电解槽电解质液层(9)上部的覆盖料保温层(8)中,形成一个半封闭的高温下料口孔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伟,未经高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98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粗纱机导条机构
- 下一篇:细菌、真菌培养室恒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