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乙炔固碱干燥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9871.6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0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通;杨秀玲;苗乃芬;常炳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龙硅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8 | 分类号: | B01D53/28;C07C11/24;C07C7/1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709 山东省潍坊市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炔 干燥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乙炔干燥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乙炔干燥的固碱干燥塔,属于乙炔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乙炔干燥工艺中,固碱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可以除去乙炔中含有的部分水分,形成碱液流到容器的底部,可是当温度降低到0℃一下,碱液就容易结晶,堵塞设备。国内多数生产厂家采用的固碱干燥塔多为直筒行结构,固碱吸水后冬天容易结晶造成堵塞,除水效果差,堵塞时清理困难,带有较大的危险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乙炔干燥的固碱干燥塔,该设备能够大量减少乙炔气中水分,使乙炔气经过处理后含水量从3000ppm降到600pp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乙炔固碱干燥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封头;所述上封头处设有进气口,所述下封头处设有出气口;
所述塔体内设有填料支撑栅板,所述填料支撑栅板上填充有固碱填料,填料上方设有填料压板,用于压实填料;
所述下封头正中心位置设有排碱口,所述排碱口直径为100mm;
所述填料支撑栅板铺设有10目的不锈钢网;
所述填料支撑栅板的下部265mm处设有夹套,所述夹套内径为1800mm,夹套一侧设有蒸汽进口,所述夹套下部设有冷凝液出口。
所述上封头进气口处设有缓冲板。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直径为200mm,位于上封头,出气口位于塔体相对于进气口的另一侧,所述塔体内部设有隔离板,隔离板将塔体及封头分为二个隔离的腔,隔离板平面垂直于出气口中心线,距离出气口法兰平面450mm。
在出气口一侧腔室加一氮气出口,进气口一侧腔室加一氮气进口。
所述上封头正中心位置设有公称直径为500人孔。
所述填料支撑栅板按照直径长度平分为三段。
所述塔体的最佳塔径为1.5m,高3.7m,确保与干燥剂充分接触。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乙炔站含水量高的乙炔气从进气口进入,经过缓冲板分散缓冲作用进入塔体内,气体经过固碱缝隙及表面与固碱接触,由于固碱的吸水性,将气体中的水分吸收,形成碱液;干燥后的气体经过出气孔进入下一流程;碱液通过下部排碱口排出塔体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填充合适的填料数量(一般在5吨左右),达到最大效果和使用时间(12个月),减少更换次数,由一年4次减少为一年1次;
2、通过使碱液滴与下封头接触,避免了气体从出气口出气时带液现象;
3、采用夹套加热保温,避免了温度低时下封头存液粘度大及结晶现象,有利于排液;
4、通过设置排液管,能够对排出的碱液充分收集,将收集的碱液利用的生产的其他工序,节约成本并避免环境污染;
5、固碱加料孔设置在封头正上方的设备人孔,开关方便并能充分填充塔体内部填料空腔。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氮气出口;3-进气口;4-缓冲板;5-上封头;6-塔体;7-夹套;8-下封头;9-冷凝液出口;10-排碱口;11-蒸汽进口;12-填料支撑栅板;13-隔离板;14-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乙炔固碱干燥塔,包括塔体6,所述塔体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封头5和下封头8;所述上封头5处设有进气口3,所述下封头8处设有出气口14;
所述塔体6内设有填料支撑栅板12,所述填料支撑栅板12上填充有固碱填料,填料上方设有填料压板,用于压实填料;所述下封头8正中心位置设有排碱口10,所述排碱口10公称直径为100mm;所述填料支撑栅板12铺设有10目的不锈钢网;所述填料支撑栅板12的下部265mm处设有蒸汽夹套7,所述夹套7内径为1800mm,夹套7一侧设有蒸汽进口11,所述夹套7下部设有冷凝液出口9。
所述上封头5的进气口3处设有缓冲板4。
所述进气口3的公称直径为200mm;所述出气口14的公称直径为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龙硅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龙硅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98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