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点支撑台及相应的支撑台水平调节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0124.4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5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凌;高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18 | 分类号: | B25H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相应 水平 调节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点支撑台及相应的支撑台水平调节工具。
背景技术
从人类出现先的时代,开始出现了制造。起初只是制造简单的一些工具,直到部落文明的形成,人们已能够制造比较精细复杂的工具。到工业革命开始后,机械得以迅猛的发展,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使人们对生活要求品质的不断提高,开始出现了各种机械仪器的制造,这些仪器起初只是用于生活中。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将其运用到对工业生产的量化以及对生产设计精度的提高。随着机械仪器的不但发展和完善,在20世纪60年代初,精密仪器的词语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眼中。从此精密仪器开始不断发展渗透,如机械、测量、电子、计算机及自动化、光学技术等等。
精密仪器的发展一直都离不开精密机械,精密机械是仪器设计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现在精密仪器随着朝光机电算一体化和智能化方向的发展,传统的纯机械的仪器越来越少,智能化和多功能的新型仪器不断出现,更加显示了人们对精密仪器发展新要求。虽然到现在制造出的微型仪器性能和功能都非常的强大,但是精密仪器的发展依旧离不开传统的机械,因为传统的机械仍有很多的可取的地方,如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业对其行业内涉及的硬件设施的放置环境和承载台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一些精密仪器的放置。例如,在涉及到光学元件工作的操作台,往往要求其支撑平台具有足够的平稳度。
中国专利CN101738127A公开了一种绝热支撑装置,包括其上具有多个安装孔的冷台和用于支撑所述冷台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又包括上顶支撑杆、下压支撑杆,分别以点接触或线接触方式与所述安装孔配合,但该实用新型的支撑架有四个支撑柱。
中国专利CN2574502公开了一种三点支撑平衡桌,其包括承载台和支撑承载台的支撑部分,支撑部分的台面三支点由一根竖直直接支撑柱,两根连接在斜向支撑梁上的间接竖直支撑柱提供,两根斜向支撑梁的另一端固定在直接竖直支撑柱的同一点上,该实用新型三个支撑柱不同时支撑桌面。
中国专利CN201468443U一种桌面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桌面支撑架设有底架,三角形支撑脚的短杆与底架相连接,每个三角形支撑脚内侧杆设置有带连接孔的连接片,固定件穿过连接孔将各三角形支撑脚固定,三个三角形支撑脚的上端角处于同一平面,并形成桌面支撑面,但支撑柱和桌面为面接触。
CN102102986A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心调倾的圆度/圆柱度测量工作台,包括与动力轴固连的基座、用于放置被测工件的操作平台、三个支撑架;其中支撑架包括两个伸缩支撑架及一个固定支撑架,伸缩支撑架的上端部与操作平台球面接触,固定支撑架上端部通过虎克铰组件与操作平台相连,但支撑柱和台面为球面接触。
三点具有确定一个平面的作用,采用三个支撑柱构成的支撑架具有将被支撑物体固定在某一平面的功能,但三点支撑存在以下的问题:当被支撑的物体重心落在三个支撑点构成的三角形的边缘附近或者偏离了三角形内部区域,被支撑的物体容易发生侧翻,从而造成了物件意外损伤,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报道的支撑架和支撑平台,都为面接触式的操作台,都无法保证其面的足够平整,在不同的操作过程中,操作台上物件放置的平面位置重现性不好,不利于精密的操作,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个在某一平面上具有足够平稳度的支撑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撑台支撑不稳定,被支撑的物体容易发生侧翻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支撑台,该支撑台具有支撑稳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调节支撑台水平的调节工具,用于调节为解决技术问题之二提供的支撑台水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支撑台,由支撑架和台面组成,所述支撑架包括三个支撑柱以及固定上述支撑柱的基台,所述三个支撑柱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在所述基台上;支撑柱分布在基台上的位置所在点构成三角形,支撑柱上至少具有一对两个位置相对应的用于调节支撑架水平的凹槽,凹槽的底部为平面,所述支撑柱的上部支撑部位为曲面结构或锥形结构,与台面的接触方式为点接触或线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01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