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设计的油泵回油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0195.4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9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字号(福建)燃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5/00 | 分类号: | F04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设计 油泵 回油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改进设计的油泵回油孔。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原设计结构由SUNTEC桑泰克(法国) 工业有限公司所做。在目前的燃油燃烧器系统中,齿轮油泵工作时,齿轮副的运转将油从油缸汲取经过内置滤油器,转到调压阀再送到油嘴。对于双管油路的油泵,所有没到油嘴的油都会流回油管;单管油路的油泵,未经过油嘴的油直接回到油泵的齿轮副,回油口用不锈钢堵头或密封垫堵住。公知的油泵进油管有直头和弯头之分,直头油管直接衔接在进油口外部的螺口处,而弯头油管前端有接口深入到进油口内部。因为使用弯头油管时,油管接头会将回油孔堵住,导致回油不顺,如果没有回油或回油不通畅,油泵内部压力增大,齿轮负荷加重,轴封漏油,加快油泵老化,严重时会损坏油泵。
通常为了避免弯头油管堵住回油孔,在工程使用中只能使用直头油管,但根据现场使用情况,有时避免不了要使用弯头油管,因此,油泵的回油孔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改进设计的油泵回油孔,其特征是将回油孔设计在油泵的进油口中心孔中心处,回油孔左右两端分别是进油孔和回油管,它能使油泵同样在接弯管的条件下,不会造成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改变回油孔的位置,将原本位于油泵进油口内部中心孔侧边的回油孔,改至中心孔中心处,这个位置更接近中心孔内部,是公知的弯头油管前端接口接触不到的位置,使得油管接口不会对其形成阻挡,且有利于油泵的回油。
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进设计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地使用直头或是弯头油管,避免因使用不同油管而造成对油泵的损坏,大大增加了油泵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泵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泵回油孔改进位置图。
图中,1是电磁阀体,2是电磁阀芯,3是出油口,4是调压口,5是油泵轴芯,6是进油口油泵堵头,7是进油口,8是改进前回油孔位置,9是改进后回油孔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主要是将改进前回油孔位置8改为改进后回油孔位置9所在的位置。在油泵的内部结构中,电磁阀体1控制电磁阀芯2的关与闭,电磁阀芯2主要控制油泵出油口3,油泵出油口3连接着燃烧机的喷油嘴,调压口4控制油嘴喷油的雾化程度,当油嘴雾化程度不好时,需要调节油泵的内部压力,油泵轴芯5内部连接齿轮副,外部连接电机,通电时电机转动带动齿轮副,进行抽油,进油口油泵堵头6用来堵住进油口,当油泵未使用时,堵头堵住油泵内部润滑齿轮的油,防止漏油,进油口7处接直头油管或弯头油管,改进前回油孔位置8靠近进油口7的外部,当外部接弯头油管时,油管的接头会将其堵住,不利于回油。改进后回油孔位置9就能正常使用弯头油管。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字号(福建)燃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金字号(福建)燃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01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泵体具有弹性密封结构的旋转式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小排量通用动力机曲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