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座椅防潜的可调节式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1164.0 | 申请日: | 2012-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1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印志荣;邵文琪;刘明峰;向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16 | 分类号: | B60N2/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座椅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内的防潜调节机构,使用该防潜调节机构的座椅防潜高度可以调节,不同的人体都可以获得较好的防潜效果。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大部分的汽车座椅都带有防潜功能,一般都是以调节整个座盆结构用来实现防下潜功能。在设计时一般会考虑整个座盆结构对于大部分乘客都能起到防下潜效果,防止乘客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由于惯性在座椅上沿行驶方向滑动的距离过大从而对乘客造成伤害。但是使用这样的坐盆仍然会有一部分人的防潜效果不好,而且使用相同的座盆会让部分乘客乘坐时感觉不舒服。
美国专利US7192087B2公开了一种坐盆结构,其整个坐盆骨架分为前后两部分,给利用坐盆骨架前部分来实现坐盆结构防潜功能提供了可能,但是该专利没有给出如何利用坐盆骨架前部分来实现坐盆结构防潜功能,以及也没有给出任何可以利用坐盆骨架前部分来实现坐盆结构防潜功能的调节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坐盆结构防潜功能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机构简化的,既能够满足座椅防下潜功能实现的要求,又能够具备良好舒适性的可调节式防潜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内的防潜调节机构,包括坐盆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坐盆骨架包括左、右壁板和设置在所述左、右壁板之间的半盆总成,所述半盆总成的前部高于后部,使半盆总成的前部形成一向上突出的防潜部,所述半盆总成的后部设置有一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两端轴设于所述左、右壁板上;该防潜调节机构还包括一设置在左、右壁板前部之间的防潜部调节机构,所述防潜部调节机构驱动所述坐盆总成中的防潜部绕所述铰接轴摆动,以实现防潜。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防潜部的底部设置有一方管,所述防潜部调节机构与该方管接触,通过该方管驱动所述坐盆总成中的防潜部绕所述铰接轴摆动,以实现防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铰接轴的至少一端套有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一个自由端钩住所述半盆总成,另一自由端钩住所述的左或/和右壁板。
在所述左、右壁板的内侧面设置有供扭簧的自由端钩住的耳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潜部调节机构包括一两端轴设于所述左、右壁板上的转轴和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的至少一个凸轮以及安装在所述转轴一端的驱动机构;所述凸轮与所述方管接触,通过凸轮与方管驱动所述半盆总成中的防潜部绕所述铰接轴摆动,以实现防潜。
所述凸轮的凸轮面由一个初始位置平面和至少一个位置调节平面构成,所述初始位置平面与相邻的位置调节平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且相邻位置调节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相邻的两位置调节平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且相邻位置调节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凸轮为一个,固定在所述转轴的中间,在所述转轴靠近所述左壁板或右壁板的一端设置有一限位销,并在所述左壁板或右壁板开设有弧形限位槽,所述限位销插入所述弧形限位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凸轮为两个,固定在所述转轴靠近左壁板和右壁板一端上,在每一凸轮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一限位销,并在所述左壁板和右壁板开设有弧形限位槽,所述限位销插入所述弧形限位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凸轮为一个,固定在所述转轴的中间,在所述转轴靠近所述左壁板或右壁板的一端设置有一限位销,并在所述左壁板或右壁板的内侧面上固定一转轴支架,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转轴支架,在所述转轴支架上开设有一弧形限位槽,所述限位销插入所述弧形限位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凸轮为二个,固定在所述转轴靠近左壁板和右壁板一端上,在每一凸轮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一限位销,并在所述左壁板和右壁板的内侧面上各固定一转轴支架,所述转轴穿过两个转轴支架,在每一转轴支架上开设有一弧形限位槽,所述限位销插入所述弧形限位槽内。
所述转轴支架为弓形结构,在所述防潜部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防潜部底部的方管被搁置在所述转轴支架上。
所述弧形限位槽以转轴为圆心的圆心角所辐射的区域应将所有的位置调节平面包纳。
所述驱动机构为安装在转轴上的手轮或手柄或电动机构。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在转轴上的驱动机构,即可通过凸轮的位置调节平面实现半盆总成中防潜部的高低调节,实现坐盆结构防潜功能。本实用新型机构简化,既能够满足座椅防下潜功能实现的要求,又能够具备良好舒适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1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向头枕支杆
- 下一篇:一种免加工抗扎循环利用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