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纤维液膜传质分离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1683.7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7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夏桂友;祁永生;徐振华;聂通元;王铭;喻武钢;童仁可;贺立明;施景;蔡喜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一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4/00 | 分类号: | B01J14/00;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王珂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纤维 传质 分离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纤维液膜传质分离反应器。
背景技术
纤维液膜传质反应器可用于化工、冶金、造纸、环保等行业的液--液介质之间的各种反应,如萃取、催化、脱除等反应过程。传统的纤维液膜传质反应器目前在石化炼油行业产品精制方面应用的较多,如液化气、汽油、石脑油等的脱硫化氢、脱硫醇等项目。目前这块技术在国内的项目主要是以国内的几家单位和美国的一家单位为主,反应机理和反应器造型基本一样,就是反应器内部构件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反应器堵塞的问题,反应器堵塞一个是反应介质中自带的固体大颗粒杂质导致的堵塞,一个是反应物或反应生成物在反应器内部结晶导致的堵塞,从而导致纤维液膜传质反应器运行周期短,随着反应器压降的增大,导致停车检修次数多,企业能耗大,产能低等很多不利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纤维液膜传质分离反应器,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功能纤维液膜传质分离反应器,包括分离罐和设置于分离罐上的外筒,所述分离罐顶面的一端设有物料出口,分离罐底面的一端设有碱液出口,外筒的顶端设有物料进口,外筒顶部的一侧设有碱液进口,外筒的底端伸入分离罐内部,外筒的内部均匀分布若干锥形列管,外筒内壁上靠近顶部处设有列管固定斜坡面,若干锥形列管穿过列管固定斜坡面,列管固定斜坡面的最底端与外筒的内壁连接处设有排污管线,排污管线与排污口连通。
所述锥形列管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不锈钢丝。
所述列管固定斜坡面设置于碱液进口的下方。
所述列管固定斜坡面与外筒内壁之间的夹角为70-8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利用易引起本实用新型堵塞的大颗粒杂质由自身重力而沉降在本实用新型内件固定列管斜坡面底部,再利用斜坡面底部的排污管线定期将杂质清理排除,可以有效的防止反应介质中大的颗粒杂质和反应器内壁腐蚀产生的铁锈等杂质进入到纤维液膜反应器列管中,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纤维液膜传质反应器的堵塞,很好解决了反应器因堵塞而引起的压降增大、处理量下降、能耗增加,设备运行周期变短等导致设备停车检修频繁,企业损失大的缺点。
2、本实用新型内件列管由传统的圆柱体不锈钢管改成不锈钢的同心异径锥形管,使反应器列管内件从顶部到底部是一个列管内件空间不断变大的不锈钢丝填充环境,越靠近底部,列管内的不锈钢丝就越蓬松,列管内的不锈钢丝表面附着的杂质很容易随反应介质的流动一起带离纤维液膜传质反应器,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纤维液膜传质反应器列管内件因反应介质结晶物附着的不锈钢丝表面不易脱离日积月累引起的设备堵塞问题,从而有效的降低了设备的压降,提高了设备的运行周期,降低了能耗,增大的产能。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纤维液膜传质分离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锥形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列管固定斜坡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分离罐;2、外筒;3、物料出口;4、碱液出口;5、物料进口;6、碱液进口;7、锥形列管;8、列管固定斜坡面;9、排污管线;10、排污口;11、不锈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纤维液膜传质分离反应器,包括分离罐1和设置于分离罐1上的外筒2,所述分离罐1顶面的一端设有物料出口3,分离罐1底面的一端设有碱液出口4,外筒2的顶端设有物料进口5,外筒2顶部的一侧设有碱液进口6,外筒2的底端伸入分离罐1内部,外筒2的内部均匀分布若干锥形列管7,外筒2内壁上靠近顶部处设有列管固定斜坡面8,若干锥形列管7穿过列管固定斜坡面8,列管固定斜坡面8的最底端与外筒2的内壁连接处设有排污管线9,排污管线9与排污口10连通;所述锥形列管7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不锈钢丝11;所述列管固定斜坡面8设置于碱液进口6的下方;所述列管固定斜坡面8与外筒2内壁之间的夹角为70-8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一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一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16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健座椅
- 下一篇:高密度互连电路板沉铜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