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质循环热能炉的导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2935.8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1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娄中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神之翼电器厂 |
主分类号: | F24B1/191 | 分类号: | F24B1/191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林志坚 |
地址: | 3153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质 循环 热能 导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子,尤其是一种物质循环热能炉的导热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燃煤炉的工作原理是:将煤球放置在炉腔内,由下部的出渣口进入空气以给燃煤提供氧气助燃,燃煤通过燃烧所产生的热能由燃煤炉上部的支撑点与锅之间生成的间隙,热能沿着锅底向四周散发来加热锅的底部,由于沿着锅底向四周散发的热能同时带走了很多可燃物质,可燃物质利用率不足40%,其余的可燃物质就白白的浪费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质循环热能炉的导热装置,所述物质循环热能炉的导热装置通过在现有炉体的上部设置导火盘,由可燃物质迂回管输送的可燃物质与出渣口新进入的氧气会合,然后进入燃煤燃烧,实现可燃物质的二次利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质循环热能炉的导热装置,包括导火盘和可燃物质迂回管,所述导火盘的外缘为圆环形结构,在圆环形导火盘的下部外缘设有缩颈台阶,圆环形导火盘的上部为锅底托边,在导火盘的锅底托边下部内侧设有环形板,环形板的中部设有中部口,所述环形板的中部向下凹陷,环形板的上部面形成中部低的斜面,环形板下部与锅底托边的内侧面之间为向上环形凹陷,在斜面的边部设有复数个贯通至向上环形凹陷的导热孔,在向上环形凹陷上设有贯通外部的孔,在孔上设有连接可燃物质迂回管上端的连接管。
所述的物质循环热能炉的导热装置,所述可燃物质迂回管为铜管或钢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物质循环热能炉的导热装置通过在现有炉体的上部设置导火盘,由导火盘的向上环形凹陷一侧联通的可燃物质迂回管将可燃物质送至现有炉体下部的空腔内,由出渣口新进入的氧气会合,然后进入燃煤燃烧,实现可燃物质的二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热孔;2、锅底托边;3、连接管;4、台阶;5、向上环形凹陷;6、斜面;7、中部口;8、可燃物质迂回管;9、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
结合附图1中所述的物质循环热能炉的导热装置,包括导火盘和可燃物质迂回管8,所述导火盘的外缘为圆环形结构,在圆环形导火盘的下部外缘设有缩颈台阶4,圆环形导火盘的上部为锅底托边2,在导火盘的锅底托边2下部内侧设有环形板,环形板的中部设有中部口7,所述环形板的中部向下凹陷,环形板的上部面形成中部低的斜面6,环形板下部与锅底托边的内侧面之间为向上环形凹陷5,在斜面6的边部设有复数个贯通至向上环形凹陷5的导热孔1,在向上环形凹陷5上设有贯通外部的孔,在孔上设有连接可燃物质迂回管8上端的连接管3;所述可燃物质迂回管8为铜管或钢管。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物质循环热能炉的导热装置,在现有炉体下部打一个孔,可燃物质迂回管8下端的连接口9与孔连接,将导火盘放置在炉体的上部,导火盘的中部口7对应炉芯,在炉芯中放入燃煤,然后将锅放在导火盘的锅底托边2上部,在炉芯内的燃煤燃烧后,火焰对锅底部加热后进入斜面6上的导热孔1中,然后经由可燃物质迂回管8进入现有炉体的下腔体并与出渣口新进入的氧气会合二次燃烧,并往复这一过程,实现可燃物质的二次燃烧利用。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神之翼电器厂,未经慈溪市神之翼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29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