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3548.6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2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史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淳县第二机油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20 | 分类号: | F16N1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油泵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单缸柴油机具有品种多、产量大、价格低、使用方便等优点。多年来,S1110型柴油机和S195型柴油机一直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这两种型号柴油机使用的机油泵都是转子式结构。机油泵的作用是使润滑油建立起压力,并输送给各个需要压力润滑的部位。机油泵工作是通过内转子带动外转子转动,机油从进油孔被吸入工作腔,随着内外转子的不停高速运转,机油经压油腔从出油孔压入机体中,产生润滑作用,保证柴油机正常运行。
原有机油泵满足使用的基本要求,但存在以下问题:机油泵转速每分钟2200转以上,噪声大,柴油机部件易磨损;在高速运转时,机油泵压力过高,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爬坡作业时,动力不足,容易产生冒黑烟现象,消耗了燃料,加重了污染,影响了柴油机的整体性能;改进型的机油泵产品层出不穷,仍然没有摆脱压力不稳定,油耗高的技术困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控制泵体压力的机油泵。进一步要解决的是机油泵噪音大、部件易磨损、压力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机油泵,包括泵体、外转子、内转子、泵盖,其中该机油泵的出油孔连接有一调压座,调压座上开有一与出油槽相通的泄油孔,所述调压座包括盖型螺母、调压螺柱、调压弹簧,盖型螺母拧在泵体外的调压螺柱上,调压螺柱顶在调压弹簧上,该调压座还包括一个被调压弹簧所顶住的、位于出油孔处的钢球。
优选地,所述内转子与泵盖之间开有中心孔。
优选地,所述机油泵内转子壁厚度为18mm,外转子壁厚度为18mm。
优选地,所述机油泵的转速为1800转/分。
优选地,所述出油孔处的泵体开有凹形槽。
盖型螺母与泵体之间的调压螺柱上装有六角薄螺母,盖型螺母与六角薄螺母之间的调压螺柱上装有垫圈。
采用该技术方案,调压座可以使机油泵压力和出油量得到有效控制;机油泵1800转/分的转速,降低了柴油机噪音,并且节省燃油30%,提高了燃油的经济性;采用厚度为18mm的内外转子,克服了爬坡作业时动力不足冒黑烟的现象,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起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采用该结构,提高了柴油机整体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B-B部分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A-A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机油泵在出油孔部位设有一调压座19。
从图2中可以看出,该机油泵上有一定位销14。
从图3中可以看出,该机油泵还包括泵体1、密封圈2、外转子3、内转子4、泵盖5、六角头螺栓6、标准弹簧垫圈7。该机油泵的出油孔18连接有一调压座19,调压座19上开有一与出油槽(图中未示出)相通的泄油孔15,所述调压座19包括:钢球8、调压弹簧9、调压螺柱10、六角薄螺母11、垫圈12及盖型螺母13。钢球8位于泵体出油孔18处的凹形槽16内,该凹形槽16可以使钢球8更好地定位,调压弹簧9顶在钢球8上,调压螺柱10顶住调压弹簧9。调压螺柱10与泵体1为螺纹连接,泵体1外的调压螺柱10部分拧有六角薄螺母11及盖型螺母13,六角薄螺母11与盖型螺母13之间的调压螺柱10上套有垫圈12。通过盖型螺母13的松紧调节调压螺柱10来控制钢球8与出油孔18的配合紧密程度,当泵内压力较大时,旋松盖型螺母13,调压螺柱10对调压弹簧9的压紧力减小,调压弹簧9对钢球8施加的压紧力减小,钢球8脱离出油孔18,泵内机油从出油孔18流出,经泄油孔15流回出油槽,泵内压力减小,进而实现泄油量调控,保证泵体1内压力稳定。
内转子4与泵盖5之间开有中心孔17,提高了机油泵运行的稳定性,延长了机油泵的寿命。
将机油泵的内转子4壁厚度由原有的16mm提高为18mm,外转子3壁厚度也提高为18mm,这样可以提高泵油量,尤其是克服了柴油机爬坡作业时冒黑烟的现象。
现将机油泵的转速由原来的2200转/分调整为1800转/分,降低了柴油机噪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淳县第二机油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高淳县第二机油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35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