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腔水封引流装置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4915.4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5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竺伟立;马克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康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24 | 分类号: | A61M39/24;A61M27/00;A61M1/04;A61M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白洪长 |
地址: | 3152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 水封 引流 装置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阀,是一种胸腔水封引流装置球阀。
背景技术
胸腔引流通常是靠病人每一次呼吸循环时自然形成的胸膜腔内压来实现的。胸腔引流装置是一种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胸、胸腔积液,以及手术后需要进行闭式引流病人的医疗产品。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专利号ZL200620033725.1,授权公告日2007年10月31日,实用新型名称“单向阀水封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的单向阀上盖与单向阀下盖连接,浮球放置在单向阀上盖与单向阀下盖连接的空腔内;单向阀上盖设置一圆形狭口,单向阀下盖设置一顶脊和一过液孔。此类单向阀或称球阀,球阀的阀芯呈球体,其主要用于切断、分配和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但上述结构所设位置不合理,容易造成心脏手术后引流时血块阻塞,引流装置结构设计欠佳。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胸腔水封引流装置球阀,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结构和适用的引流装置结构设计欠佳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胸腔水封引流装置球阀,该球阀的主体为防倒流阀或正压释放阀,其设置于引流装置的孔口;所述球阀包括阀座、阀芯、阀套,阀套与阀座过盈套合构成阀体,阀套和阀座内的通孔相通,阀体内设有阀芯;上述结构的球阀装配生产方便。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阀芯呈圆球形,阀套的阀芯端孔口设有阀孔筋,阀孔筋呈弧形面,阀座的孔口设有限位筋,阀套与阀座的套合端分别设有座管筋和套管筋。这样,球阀的阀芯通过阀套的阀孔筋、阀座的限位筋限位于阀体内,并通过阀套的座管筋、阀座的套管筋使连接该球阀的管件连接、限位于该球阀。当阀芯由流体作用运动至阀座的限位筋端时,该球阀为打开状态,流体由阀套流向阀座;当阀芯由流体作用运动至阀套的阀孔筋时,阀芯的球面与阀孔筋的弧形面抵触,该球阀为关闭状态。
所述防倒流阀的阀座与水封管套合,该防倒流阀的阀套通过连通管与积液腔相通。防倒流阀的作用是防止病人吸气和咳嗽时将水封腔中的液体回吸到积液腔,因此其要求对气体不形成封闭,而对回流的液体形成阻力。
所述正压释放阀的阀套与引流装置的调压腔连接。正压释放阀作为一种安全装置,引流装置的吸引口一旦意外堵塞,仍可通过其释放正压以保证安全。
所述引流装置设有积液腔、注水口、水封腔、水封管、调压腔、调压管,所述水封管、水封腔、调压腔、调压管依次相通,并与积液腔分隔开,注水口设置于调压管;积液腔与引流管连接,连通管分别与积液腔、水封管连接,水封腔设有旋塞。上述引流装置或称引流瓶,该引流瓶为三腔型引流瓶,即根据引流瓶的结构不同分为三腔型或二腔型,二腔型引流瓶减少了供外部吸引用的调压腔。
所述引流装置的底部设有旋转支架,引流装置的挂耳设有挂钩。挂钩用于引流装置的悬挂,旋转支架用于稳定引流装置。
所述引流装置的底部设有间隙,旋转支架的固定架凸筋插入引流装置的间隙。从而便于引流装置与旋转支架之间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和其适用的引流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全性好;适用的引流装置范围广,及其适用于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引流装置为3-1500型,A部作了框定。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阀座,101、限位筋,102、座管筋,2、阀芯,3、阀套,301、阀孔筋,302、套管筋,11、旋转支架,12、积液腔,13、挂钩,14、套子,15、直型接管,16、引流管,17、防倒流阀,18、旋塞,19、正压释放阀,20、注水口,21、调压腔,22、调压管,23、水封腔,24、水封管,25、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所示,该球阀包括阀座1、阀芯2、阀套3,阀芯2呈圆球形,阀套与阀座过盈套合构成阀体,阀体内设有阀芯;阀套的阀芯端孔口设有阀孔筋301,阀孔筋呈弧形面,阀座的孔口设有限位筋101,阀套与阀座的套合端分别设有座管筋102和套管筋302,阀套和阀座内的通孔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康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康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4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