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木取火实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5711.2 | 申请日: | 201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2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晓春 |
主分类号: | G09B23/16 | 分类号: | G09B2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403 湖南省郴州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木取火 实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钻木取火实验器,属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仪器,一种能量转换——动能转换成热能,特别适合小学生探究古代科学的教具和学具。
背景技术
《热能变、变、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科书,“湘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能量》中的一篇课文,教材中只有一个钻木取火图画,示意学生按照图上的方法进行实验。每个人都知道钻木取火对于人类的意义,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只是知道这个词而已,一辈子也见不到一次,因为钻木取火的成功率极低,而且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单用两手掌来滚动木棒,可能把手掌磨破了还没有钻出火来。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采用一些最原使、最简单机械原理,使钻木快速转动产生热量,达到着火点温度,不至于把手掌磨破,激发学生实验热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钻木取火实验器,属于一种理科实验仪器、教具,特别是一种适合学生动手组装和自制的学具,包括:轴承螺丝帽,手柄,螺杆,轴承,传动杆,动力拉手,绳索,绳索孔,螺丝钉,钻头,木板等。其特征是:手柄两端设有轴承,轴承螺丝帽兼有轴承盖和螺杆螺丝帽两作用,传动杆的一头设有固定螺杆,轴承、手柄套在传动杆螺杆上用轴承螺丝帽固定,其手柄在传动杆上转动灵活,传动轩的中部设有绳索孔,绳索穿过绳索孔后在传动杆上再绕一圈,然后将绳索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动力拉手的两端,传动杆的另一端打进一些钢针并露出1~2mm的尖头,钻头选用比较结实的圆木制作,钻头中心设有小孔,用螺丝钉紧固在传动杆的另一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钻木取火实验器装置原理图。按序号:1.轴承螺丝帽,2.手柄,3.螺杆,4.轴承,5.传动杆,6.动力拉手,7.绳索,8.绳索孔,9.螺丝钉,10.钻头,11.木板。
具体实施方式
钻木取火实验器,属于理科实验教具,特别是一种适合学生动手组装和自制的学具,包括:轴承螺丝帽,手柄,螺杆,轴承,传动杆,动力拉手,绳索,绳索孔,螺丝钉,钻头,木板等。其特征是:手柄(2)两端的轴承(4)可减少摩擦力,轴承螺丝帽(1)同时兼有轴承盖和螺丝帽两作用,与螺杆连接将手柄和轴承固定在传动杆(5)上,其手柄在传动杆上转动灵活,绳索(7)穿过传动杆绳索孔(8)后再绕上圈,推拉动力拉手(6)来回拉动绳索,使传动杆作正反方向转动,将动力传递给钻头(10),钻头在木板(11)上快速转动产生高温将木梢点燃,达到钻木取火的目的,传动杆上露出的钢针尖头与钻头接触,在螺丝钉的紧固下,固定在传动杆上不松动,钻头与木板摩擦产生热量,实验成功后可将一个钻头烧坏,取下螺丝钉换上新钻头方便下一次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晓春,未经曹晓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57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